您的位置:首页  视点

正文字体:

迎评专题:校团委发挥活动育人优势 积极开展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新闻网 作者: 日期:2008-03-18 点击:16084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校团委在竭诚为团员青年成长成才服务的过程中,始终把青年政治思想工作作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生命线”,摆在工作的首位。

  多年来,校团委在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共青团的资源优势和活动优势,围绕提高团员青年思想政治素质做了大量深入扎实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几年,学校团委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以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和重大政治事件为契机,通过报告会、座谈会、演讲、文艺演出、征文比赛、书画、板报、广播、歌咏比赛、义务服务、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学校团委每学期都会根据形势确定2个主题给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各基层团组织通过主题团日活动这一有效载体,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团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2004年以来,校团委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等内容,在大学生中重点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青春献祖国”和“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会议精神”等系列教育活动;通过主题鲜明、凸现时代特征和弘扬主旋律的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社会责任感,牢记历史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二、积极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通过建设“青年文明路”、文明修身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漫画大赛和排队日活动等方式广泛开展团员青年“文明修身”活动,活动有效地引导团员青年学习文明规范、树立文明意识、践行文明修身、塑造文明形象、创建文明校园,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认识,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认真组织年度“五四”评优表彰活动。通过“五四”评优表彰活动,调动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形成了奋发向上、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实现“以评促建”。

  四、不断创新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始终把它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校团委制定了“点面结合、专业实践与服务活动实践结合、校院两级联动”的社会实践指导方针,在活动中,立足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力优势。近几年,开展了“漓江流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关注农村妇女及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才问题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帮助农民和企业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为政府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出谋划策。在学校活动的带动下,各学院也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法律援助中心为民服务、英语进社区、家电义务维修、艺术进社区等,每年都有上万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的社会实践工作也连续10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委的联合表彰。

  五、以“万众爱心学校”活动为推手,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近几年,校团委多层次、全方位、深入持久地开展大量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志愿者服务体系。主要活动有扶贫济困、敬老助残、无偿献血、保护母亲河、参与“城乡清洁工程”、“我给恩师送祝福” 、校园“青年文明路”建设活动和“我为迎评作贡献”等等。2005年,在原有“爱心家教”等基础上,组建“万众爱心学校”,为学生服务群众、锻炼才能提供新的平台。至今,我校已在桂林市3个城区1个县区的14个社区、2所小学、1所幼儿园、1所福利院等地成立了22所“万众爱心学校”分校,报名参加爱心活动的志愿者超过6000人次,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义务家教、环保知识宣传、亲子教育、急救知识培训、市民英语等多项服务内容,受益群众近2万人次。万众爱心学校得到了团中央、教育厅等各级领导及广大群众的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广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2007年,万众爱心学校被评为自治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优秀品牌栏目。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校团委始终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发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学生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基本道德为基础,引导大学生明理诚信、敬业奉献;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持久地进行素质教育,从而引导团员青年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善于创造,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努力成为新世纪“四有新人”。(校团委)


    作    者:
    发布单位: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