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关于“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倡议,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育人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月18日,学校博物馆及有关场馆联合举办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诚邀校内师生走进博物馆,深入了解博物馆的独特魅力,激发师生对博物馆的热爱之情。活动当天,师生们络绎不绝,纷纷前往各场馆参观学习,现场气氛热烈,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23级旅游管理专业陈琦雯参观王城校区的王城博物馆。她表示:“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王城博物馆,领略昔日历史沉淀下的悠久时光。在‘独秀揽萃’展厅中,我在那枚古朴庄重的青铜编钟前驻足,它的钟体四面各分布着九枚乳钉状的枚,历经岁月打磨,仍泛着温润的光泽。在古代,编钟是宫廷礼乐的核心重器,无论是彰显军威的征战仪式,还是觥筹交错的欢庆场合,都少不了编钟奏响的礼乐之声。这枚出土于靖江王城的编钟,不仅承载着明代藩王生活的风雅韵致,更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窥探王城校区的文化盛景的大门,彰显王城校区的‘千年文脉’。”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毛川月参观育才校区的越南学校纪念馆,她深受触动:“馆内有许多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展示,那些泛黄的照片、珍贵的文献,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中越两方前辈们之间的真切深厚情谊。走进纪念馆,聆听了桩桩件件的历史往事,更能体会‘中越情谊深,同志加兄弟’这一句话语的深刻蕴意。作为一名师大的学生,我很开心很荣幸,能够了解这段宝贵的历史。我将以前辈们为榜样,让中越友谊传承下去!”
教育学部2023级学前教育专业陈彤参观雁山校区的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她表示收获颇丰:“真是大开眼界!陈列着栩栩如生的东北虎、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金丝猴、白头叶猴灵动逼真,老鹰和金雕展翅欲飞,海豚、印度蟒标本也让人惊叹。蝴蝶与昆虫展区更是绚丽多彩,仿佛闯入微观世界。浸泡在生物标本浸泡液里的蛇类标本透着神秘,形态各异的植物标本记录着自然之美。看着玻璃展柜中的鱼类和乌龟,仿佛看到它们在水中自在游弋、缓慢爬行 ,我深深感受到生物的奇妙与多样。这次参观让我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也燃起了探索生物奥秘的热情!”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彰显了我校博物馆及场馆在育人工作中的独特价值。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发挥博物馆育人独特作用,通过系列举措推动博物馆资源进一步向教育动能转化,在知识建构中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实践参与中塑造学生的文化使命,打造博物馆育人新生态,为广大师生提供高品质文化生活,助力建设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