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延续!十载风华生光辉,再赴西南盛宴

时间:2024-12-25浏览:10

回望八十年,西南剧展在桂林演绎浓厚爱国情;且看十载路,新西南剧展在广西师范大学熠熠生光辉。2024年,正值西南剧展八十周年暨新西南剧展十周年。在戏剧与岁月的交响、回望与展望的交汇中,我们再赴西南戏剧盛宴。


回望:历史回声,光芒永恒

回首战火纷飞的岁月,历史的温热触动人心。1944年,为鼓舞民族团结,共同打好全面抗日的民族危亡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欧阳予倩、田汉、熊佛西等人提议举办一场戏剧展览。同年2月,在桂林的广西省立艺术馆,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以下简称“西南剧展”)正式开幕,历时95天,以“演出展览”“资料展览”“工作者大会”三项活动为主要内容。随着《戏剧春秋》《蜕变》等经典抗战剧目的演出,话剧艺术之光点燃了人民的抗战热情。


谈及这场距今已跨越80年的西南剧展,广西师范大学教师兼文化学者黄伟林教授感慨道:“哪怕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些戏剧人、文化人仍然没有放弃。他们既与国家共同面临的困难抗争,又努力超越个体困境。这样的精神内核,是值得我们汲取的。”


西南剧展所处的桂林有着“文化城”的嘉誉,当时许多知名作家因战乱逃难至桂林,他们坚守文艺创作,赓续文学血脉。“‘桂林文化城’是桂林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在此基础下,黄伟林教授有了重新活态呈现、温故这座“文化城”的想法,而重新排演当年“桂林文化城”的戏剧正是较好的方式。


2014年,恰逢西南剧展70周年,为致敬那段烽火岁月、活态呈现“桂林文化城”,黄伟林教授与刘铁群教授共同策划了一项大型教改工程——新西南剧展,该工程以西南剧展为历史沃土,带着崭新的朝气在广西师范大学诞生了。


新西南剧展是一项在西南剧展精神感召和方法启示下,以历史文化和抗战精神为底蕴,以“文学课堂+戏剧舞台”为载体,以《花桥荣记》《秋声赋》两部经典剧目为代表的大型教学改革工程。其中,《秋声赋》是“桂林文化城”的重要话剧作品,《花桥荣记》是桂籍作家白先勇的名作,从中可体悟桂学文化与戏剧经典的魅力。


西南剧展曾在历史舞台上绽放光芒,而今新西南剧展接过时代的接力棒,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历史无声,人心有声,新西南剧展携梦前行、续写辉煌。

 

坚守:话剧经典,匠心演绎


从历史落幕之处再度启程,广西师大人对戏剧的热爱从一而终。在西南剧展的感召下,新西南剧展代表作之一的《花桥荣记》在师大应运而生。剧中,春梦婆因战乱被迫将老字号米粉店“花桥荣记”从桂林搬迁至台北长春路,桂花香里,一碗马肉米粉唤起了无数游子的思乡情愁,又与其中人物的命运交织纠缠,既充分展现了桂林地域文化特色,又蕴含着台湾同胞悠悠乡愁。


2024年10月17日,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话剧《花桥荣记》谢幕后,本次饰演春梦婆的学生演员黄之祺回味道,“这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我暂时地披上了她的外衣和灵魂,能拥有一段美好的青春回忆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10月26日,《秋声赋》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田家炳楼开演,谢幕后,演员们紧紧相拥,“‘传承’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大家的陪伴让我有了将话剧完美呈现的信心与不怕失误的勇气。”《秋声赋》现任学生导演、黄志强饰演者吴乐天说道。


《秋声赋》作为西南剧展的代表剧目之一,讲述了抗战背景下男主角徐子羽与秦淑瑾、胡蓼红的爱情婚姻冲突,以及秦淑瑾、胡蓼红二人在民族危亡之际放弃小情小爱、追寻真实自我,追求民族大爱的故事。“《秋声赋》是一次对历史的重新审视和对当代青年责任感的唤起。”望道话剧社指导老师李逊说道。


“秦癫子一个疯子有什么好演的?”“胡蓼红的角色是否具有‘双面性’?”出于对人物理解的片面,学生演员们常陷入心理漩涡中。望道话剧社社长刘佳悦解答道:“人物是立体的,是复杂的,需要演员慢慢去体会。”望道话剧社指导老师杨楠也回答道,“胡蓼红在爱情前是自私的,但是面对家国危难,作为革命女性,她又是无私且伟大的。”秦癫子的饰演者田其星在正式演出时流下了泪水,真正体会到了角色“疯”字背后的孤独本色。


鲜花与掌声背后,是历代师大人的携手共度。台下十年功,从剧目改编到舞台演绎,望道之路并不平坦。从统筹管理到突破专业壁垒,广西师大话剧的发展离不开指导老师们的帮助与指点;社员们的自我成长,也让望道话剧社有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状态。十年来,广西师大人坚守着话剧表演的初心,一场场话剧的谢幕,见证着新西南剧展在师大落地开花。


正如2015级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春梦婆的饰演者武冰洁所说:“不会有人永远留在《花桥荣记》,但《花桥荣记》永远有人停留。”在这方舞台上,梦想与情怀交织,师大学子们用青春点亮经典,用爱经营《花桥荣记》,用心传唱秋声之歌。

 

传承:守正创新,续写荣光


从“守旧”到“创新”,新西南剧展在新时代用行动对西南剧展深情致敬。由“经典重排”让《秋声赋》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到“佳作原创”挖掘出贴合地域特色、弘扬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花桥荣记》,如今筹办《西南记忆》实验剧场新栏目,新西南剧展已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十月,西南剧展八十周年暨新西南剧展十周年展览正在紧锣密鼓地布置,再现了抗战时期戏剧人以艺术鼓舞民众的激情岁月,呈现了“桂林文化城”的独特底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爱国精神与文化担当。


整个展览布局紧扣“青春激活历史”“学术引领时尚”“信仰照亮人生”三大主题。“青春激活历史”展示剧展前后老师、专家指导和学生舞台表演的照片,通过学生视角诠释、激活历史;“学术引领时尚”聚焦学术成果,借助桂学研究书籍及新西南剧展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将社团成果实体化;“信仰照亮人生”则展示新西南剧展对青年学生精神信仰的影响。


走近展览,西南剧展的研究书目与新西南剧展的照片、文献及演出道具将观展者带入话剧的世界。胡琴伫立,剧中卢先生奏起一曲乡愁;小箱装载的地契,是李半城讨不回的债,更是对桂林的深深念想;花桥之下,卢先生对桂林城的温柔遐想不仅在罗小姐,还在山水之间;如夜般静默的墨蓝旗袍,尽显秦淑瑾的优雅风情;《桃花扇》旧衣,是戏剧演员的妈妈无偿捐赠给剧社的珍宝……


精彩纷呈的展览,承载的是师大十载岁月铸就的辉煌。十年来,广西师范大学致力于打造新西南剧展文化品牌。2014年,刘铁群教授指导学生排演的话剧《秋声赋》成功进入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2021年,教改成果新西南剧展获广西文化艺术奖·广西文艺花山奖创新奖;望道话剧社受邀到首届桂林艺术节、北京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山水阅读节等平台和高校进行话剧演出;望道系列社团蓬勃发展,戏剧、读写、记录齐头并进;《新西南剧展》《望道之路——大学生学术社团的培育与发展之道》等学术研究成果相继出版。


“新西南剧展已经十周年,我希望它还能够有二十周年、三十周年、更多周年。希望我们能够通过新西南剧展,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黄伟林教授说。未来,新西南剧展葆传统韵味、注时代活力,让这场戏剧盛宴永不落幕。

 

西南剧展是青年人的盛会,青春和朝气是西南剧展得以成功举办的强大动力。如今,新西南剧展同样是青年人的盛会,尤其是青年学子的盛会。新西南剧展已经走过十载光阴,从历史落幕的地方重新出发,广西师范大学扛起了新西南剧展的大旗。


让我们共贺西南剧展八十周年,愿新西南剧展十载风华不改初心,在新时代的舞台继续绽放戏剧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