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法理、观照现实,她深入社会持续开展调查研究,立志向学术科研道路踏实迈进。三年综合排名年级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等多项奖励,现已推免至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理论研究方向硕士学位,她就是法学院/律师学院法学(独秀试验班)专业2024届毕业生、2024年校长奖学金获得者——廖瑞怡。
勇于尝试,人生从不设限开始
初入法学院时,廖瑞怡站在法律门前倍感迷茫,在学习了郭剑平教授的《法理学》课程后,她才开始对学法这条道路充满希望。“这门课充满着理论、思索,郭老师讲课却是深入浅出,引导我们坚定信心,从而奠基了我对法理学的热情。”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大学期间,廖瑞怡始终认为专业学习是第一要务。她脚踏实地、刻苦认真,对待专业学习始终孜孜不倦,充分利用大学生活的每分每秒,提升课堂效率,及时预习复习,形成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寒暑假的时间,她借助科研项目及专业实习了解学界前沿理论,阅读大量专业相关的书籍,补充理论基础。
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与感悟中,廖瑞怡逐渐拓展出了自己的学习版图:三年综合排名年级第一,绩点排名年级前3%、专业前1%,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自治区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在校长奖学金的答辩现场,廖瑞怡自信而从容:“我觉得自己非常棒,今后也会更加勇敢,更相信自己!”
回顾自我成长轨迹,多重身份在她身上碰撞出绚烂火花。廖瑞怡有6段学生工作经历,连续四年在本年级担任年级学习委员,在我校《共产党宣言》青年研习社担任讲习部部长,在法学院《法学独秀》刊物任编辑委员等。
每一段经历她都灌注了心血。任职年级学习委员期间,廖瑞怡在教学秘书、科任老师、辅导员与年级同学之间上传下达,沟通各方,细心、有效地传达各类通知。为大家服务的同时也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信任与认可,工作能力与沟通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她认为这是一个“双向促进的良性循环”。
面对繁重的学业和工作压力,廖瑞怡也从未放弃任何机会。“我不排斥参加任何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与竞赛。”她积极拓宽视野,提升经验与能力,探索出更多可能性。怀揣热爱,她硕果累累:在“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英语竞赛、征文比赛、体育竞赛中均有所收获。
潜心钻研,探索科研可能性
从一名“科研小白”到在国家级刊物上公开发表独著论文,廖瑞怡不断挖掘着自己的科研潜力。大二时,她受邀参与为期一年的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探究乡村治理视野下桂林市“法律明白人”制度的优化路径。“当时我对科研没有任何概念,尽管我有开展科研活动的意向,却不知道如何开始,遑论具体开展。”借此机会,她挑战自我,在指导老师与当地领导的支持下,带领团队深入桂林市平乐县5个乡镇、4个村落,寻访法治第一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地,开展座谈会与一对一深度访谈,完成了一篇调研报告《关于“法律明白人”制度优化路径的调查研究——以桂林市平乐县为例》。
之后又与团队进入兴安县、秀峰区、临桂区开展实地调研,依托该项目形成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漫长的项目周期使她在研究学习中逐渐成长,从笔触稚嫩到形成一篇完整论文,她能够主动收集更多官方文件并加以对比,形成了检索并阅读权威期刊的习惯,不但提高了写作水平,而且锻炼了自己独立产出课题并稳妥开展实地调研的能力。“在深入参与本次科研训练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科研、熟悉科研,甚至明确了未来的科研方向。”除了在科研写作能力和实践调研方面得到提升之外,她更对为人处世和待人接物有了新的认识。
这次科研体验像火把,点燃了她的科研兴趣。本科期间她独立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还公开发表独著论文《人脸识别信息保护的场景化分析——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为观察视角》于国家级刊物《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期刊影响因子系数突破了院内本科生记录。
这篇论文的灵感来自她的一篇关于电信诈骗问题规制的结课论文。为了完善这篇论文,她前后投入5个月时间进行文献阅读和分析思考,运用数据库检索权威期刊文献,阅读了百余篇相关论文,并学习掌握论文投稿方法。在学院郭剑平教授、张融副教授等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帮助下,她得以顺利完成论文并一次性投稿成功。她感慨道:“每次研究有进展时我都感受到极大的幸福感和喜悦感,那些过程中的痛苦与纠结都成了过眼烟云。”
她还曾作为负责人带领团队进入福建龙岩,与司法局、司法所、法庭等单位开展深入沟通,实地走访古田、才溪、汀州,感知古田会议精神、才溪乡调查精神以及乡土社会情理法相融合的魅力,了解闽西革命老区的“红土枫桥”实践。本次社会实践不仅是她根据时代要求独立产出课题的表现,而且是她汲取不同地区基层治理经验智慧的重要一步。
多次实践调研和论文写作经历构成了廖瑞怡宝贵的科研体验。谈及坚持科研的动力,廖瑞怡说:“这离不开我的第一次科研体验,更离不开我在历次科研过程中的执着思考以及学院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关爱。”
后来,廖瑞怡的毕业论文选题仍然来源于第一次科研项目,并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至此,我的第一次科研训练将形成圆满闭环”。不问结果,只管去做。从课程学习到科研实践,她坚定地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这也开拓了她的另一种可能性,使她能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一切挑战。
观照现实,以法学研究回馈社会
大学四年,廖瑞怡联系了17个司法局(所),足迹遍布15个乡镇,20个村(社区),真听真看真感受制度的运行情况,用脚步丈量中国法治。她认为:“法学就是实践之学,要求法学生在扎实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走入实践场域。”
田野调查是廖瑞怡学习领悟实践经验的一个重要方式。她曾借助多个项目开展实地调研,第一次开展项目调研在桂林市平乐县张家镇榕津村。这个村子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当地很好地发掘并发挥了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先后获评“全国传统古村落”“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作为桂林市“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试点村,当地更是获得了法学会、上级政府等各方面的支持与指导。廖瑞怡带领团队在古街里、古井旁、田野边访问、行走,并坚持走访了平乐县的几个乡镇和村落,力图在对比中找到问题研究的切入口。
然而,项目开展时间有限、团队成员经验有限,虽然她们最终走访了桂林市多个区(县)和村(社区),形成了论文成果,但廖瑞怡不满足于眼前所获,认为该项目仍然有可挖掘的问题。于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她继续阅读书籍、查阅文献,完善课题论文,并将其作为毕业论文进行撰写。尽管已经形成论文初稿,但她再次查阅相关报道、论文,并在桂林市和家乡龙岩市开展二次调研,参与式深入具体场景中观察具体人事物的运转,收集更加完善的数据以支撑论文论据。
廖瑞怡带着问题回到了榕津村、榕津社区等地,与五十余位受访者一对一交谈。这对于仍显青涩稚嫩的她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们也许不能很好地通过纸上笔头输出观点,但通过与他们面对面交流聊天,我听到了许多心里话。”与当地群众交流,让廖瑞怡意识到跨出理论知识的局限,现实的天地更为广阔。同时,与他们的接触让廖瑞怡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只是信息的交换、情感的流动,还有内在能量的传递。她自信地说道:“尽管过程有曲折,但我却满载着科研经验与田野经验而归。”
除了科研项目、实地调研,廖瑞怡还把握机遇,到法庭、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相关单位进行实习,累计整理接触案卷千余份,涉及案由20余类,走访社区矫正人员50余人,参与普法与开庭10余场。2023年3月至6月,她在桂林市雁山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实习。在庭长的指导下,学习并掌握了规范化、科学化整理和装订卷宗的全过程,了解了桂林两级法院的金融纠纷快速审理机制。不同法律事务角色的尝试与转换经历,让她对未来职业规划持开放的心态,深刻地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性,这也更坚定了她以学术研究回馈社会的决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廖瑞怡的四年大学生活充实而精彩,以提升专业能力为主线,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无惧困难、步履扎实,并逐步感受到“社科法学”研究方法的魅力所在,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一定的经验质感。“多点开花,可成;全神贯注,可大成。”在本科期间,廖瑞怡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探索自身的可能性并已明确了研究方向和发展道路。未来,她将深耕法学理论专业,结合实践,锤炼专业素养与学术能力,向内积累沉淀,向外包容开放,扎根中国本土法学研究,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出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