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坚守初心,追逐梦想,以两篇二作、两篇三作的身份在国际top 期刊发表论文,被 SCI一区、二区收录,累计影响因子达48.2,连续三年综测总排名第一,我校化学专业保研成绩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奖项20余项,推免至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化学与药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黄怡,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共党员,是师大优秀毕业生、广西优秀毕业生,以对化学领域从一而终的热爱、对学术科研严谨踏实的实践、对人生价值的准确定位和坚守梦想的毅力,使天道酬勤的她一路过关斩将,荣获2024年校长奖学金。
热爱抵悠长岁月,攻坚“氪”难不言弃
黄怡对化学的热爱可以追溯到高中。她的高中化学教师是广西师范大学毕业的校友,得益于老师的兴趣启蒙,步入大学后的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化学专业,继续探索化学世界的真谛。
热爱之路要想走得远,必然要经历磨难。“大一下的无机化学涉及上千条化学方程式,有些方程式连名字都不太会读,比较晦涩难懂,我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记忆。”与此同时,有机化学厚达500多页的专业书、复杂的机理题也给她带来了不小挑战。为了“吃透”课本知识点,黄怡借助互联网学习资源:在大学慕课和B站上提前预习,挑选浓缩精华的课程“听三遍”。
“我在记笔记上花费的时间较少,更多地投入到刷错题中,记下典型案例。”黄怡制定学科计划,高效学习,总结问题,避免错误。
星光不负赶路人,凭借出众记忆力、稳扎稳打的学习习惯,黄怡在本科四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30多门课程成绩90分以上。她勤奋上进,不负众望,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三好学生(标兵)奖学金。
潜心科创研究,“沉淀”实践本领
黄怡在大一时期便加入我校杨秀林教授课题组参与科研实验,注重培养自己在科研领域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杨教授的带领下,黄怡借助师兄师姐的指导,逐渐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参与“高效HOR催化剂的构建及其在氢氧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以及纳米异质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催化NaBH4水解制氢的应用基础研究”的课题。在科研实践中,黄怡积累大量纳米合成方面的经验,开始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小组的共同努力下设计出了新型的催化剂材料,这一成果最终刊登在《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这不仅为高效氢电催化剂的研发提供了独树一帜的见解,更在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上展现出价值和意义。在此过程中,她不断挖掘化学领域的深度,也培养自己的实操本领。她熟练运用 XRD、红外等仪器,MDIJade 6、Digital Micrograph 等数据分析及作图软件,SciFinder、知网等检索方法,为科研实验工作打下基础。
科研之路并非坦途,除了攻坚克难,还要接受失误。“在一次样品整理中,我们不小心把性能最好的样本丢了,这意味着长达几个星期的实验需要从头再来,我们可能会错失最快发表论文的时间。”黄怡吸取教训,在往后的实验中秉持更细心严谨的态度,确保实验成果的可靠性。
优秀的英语能力是黄怡科研生涯通往国际的桥梁。进入大学后的她参与全国高校大学生英语竞赛和广西高校大学生翻译大赛,获得了优秀奖和三等奖的成绩。得益于扎实的英语阅读与写作本领,黄怡能熟练地查阅外文核心期刊资料,甚至在国际Top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全英文论文。
在学业、科研和实践等多方面努力下,黄怡最终获得中科院推免资格。然而,这并非她的终点,她步履不停,一有空闲便积极投身实验室,开展其他科研体系的工作。
有人说“科研就是坐冷板凳”,她将实验和学习视为生活中最纯粹的享乐,像“镁”一样燃烧,用热烈青春和炽热初心照亮通往学术科研的征途。
“氢”心志愿服务,为孩子们打开“化学新世界”
“学术研究与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学术研究的成果服务于社会生活。”黄怡在实验基础上,参与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科技竞赛、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等,将化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活应用,以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扎实学识和实践能力,也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科普,是黄怡在课余时间坚持做的事情。在“小草科普社团”,黄怡常设计化学实验,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大众普及化学知识,让参与者直观地感受化学魅力。在友成——德保(粤桂)教育对口项目支教活动中,黄怡在白纸上用氢氧化钠写字,学生用装有酚酞溶液的喷壶喷洒,隐藏的字便逐一显现。“我们利用高锰酸钾把白衣服染成紫色,随后加入草酸,衣服神奇恢复原色,孩子们见证化学反应过程,产生浓厚兴趣,也能更好理解化学原理。”“变魔术”的宣讲方式有趣、神奇,化学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她为孩子们打开“化学新世界”。
黄怡在桂林三中讲授化学学科、担任实习组长时期,一位同学告诉她:“化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学科,我以后也想学习化学专业。”
“一个人去影响一群人,一群人再去影响更大的一群人。”依托学院小草科普社团,黄怡组织开展近20场科普活动,服务1000余人。她将化学融入现实生活,以青春之力为社会贡献光和热。
向下扎根“锂”想,向前笃行不殆
“我非常感谢老师们,他们是我的引路人。”不论是毕业于广西师大的高中课任老师,还是带她走向科研道路的大学老师,黄怡都从心底表示感激。老师们是黄怡的化学田野上的播种人,是引领她走向化学深处的提灯者。同时,她感谢充满善意的师兄师姐们。他们的无私分享、指导经验和答疑解惑,为黄怡“助攻解围”,使她在学业科研上一路过关斩将。
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黄怡逐渐实现了她的化学梦想。“科研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深莫测。”黄怡专注研究课题方向,广泛查阅资料,洞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审视自己的研究内容。同时,她会深入思考,评估实验体系优缺点,提出可学习和改进的地方,敢于尝试、实践。
在广西师大的四年间,黄怡的青春写满了化学符号。一腔爱,一方实验室,一场科研苦旅,从稚嫩到成熟,心归处,是化学。谈及学术科研,她说:“这样的生活是我所向往的。”未来的硕博生涯,黄怡将继续扎根实验室,在方寸之间开拓属于自己的绚烂天地。
“将来不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优秀的师大人。我将为‘做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科学研究者’这一理想不懈奋斗,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谦虚求知,从一而终,黄怡始终与化学作伴。难得的坚守,是科研工作者的勋章。她融合热爱与知识,配平梦想的方程式,在充满未知的化学世界里,怡然自得地闪耀着炽热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