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琅琅读书声又让校园热闹起来。你可以去教室里旁听一堂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生动讲解,可以在广西师范大学舞台上看到《秋声赋》等精彩的戏剧表演,也可以去“望道话剧社”与先贤对话……这些教育实践背后,都有她勤恳付出的身影,她就是我校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刘铁群老师。
24年育人工作中,她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叙写了自己独特精彩的教育之路。
扎根与培养,引领更多学生走进文学世界
刘铁群老师扎根教学一线已有24年,她说:“跟学生们在一起交流文学作品,并且得到认可,我非常开心。”
课上,她将最核心的“干货”知识展示在幕布上,经由她的“沉浸式”讲述,让学生们产生共鸣。她总是创造机会,让学生们能够在感受中表达,在表达中展现,在展现中成长。刘铁群老师的学生吴凯儒说:“上刘老师的课,总是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她生动美好的讲述,将我们从现实生活中抽离,来到文学的旷野。在她身上,我感受到的是灵魂与文学共振的魅力,明白了文学是一场用生命在进行的旅程。”
在日常教学中,刘铁群老师会要求学生在掌握文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大量阅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建构起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时刻意识到是“我”在读、“我”在思考。“我希望学生珍惜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被动接受已有的研究成果。”当学生因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而苦恼时,她总是耐心开解,为学生指点迷津:“要耐心地多读经典,做到‘在字缝里读出字来’,不要急躁,慢慢来。”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团队综合实力,她经常与几位青年教师围坐在一起,讨论着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方案,每个人都投入了充分的热情和专注,不时拿起笔在纸上快速记录下灵光一闪的想法。从课程设计到教学方法,再从案例选取到公开课的视频制作,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和精心打磨。在长期的相互交流与配合中,团队成员间逐渐变得更加默契。刘铁群老师感慨道:“我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合作得很好。”刘铁群老师组建的科研团队致力于桂林文化城文学和广西文学的研究,积极弘扬着桂学文化,近年来团队喜报频传。
教改与创新,赓续传承红色血脉与文化经典
在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秋声赋》剧组正在进行排练。排练场的角落里,刘铁群老师目光温柔而坚定:“同学们,请大家再次注意情感的投入。”刘铁群老师不时在现场穿梭,给学生们细致地分析戏中角色的经历与情感,有时还会亲自上场示范……这部由田汉先生于1941年创作的话剧,讲述了皖南事变后的桂林,徐子羽 、秦淑瑾、胡蓼红等人经历一番矛盾斗争,最终抛弃小我、并肩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故事。
“西南剧展是桂林文化城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全国的文化宝藏。”从《秋声赋》到《桃花扇》,再到《花桥荣记》,广西师范大学组织策划的“新西南剧展”坚持以新时代的方式演绎经典剧目。身为“新西南剧展”幕后的重要组织者,刘铁群老师参与策划、组织、实施这项大型教改工程已经十年了。
十年间,她从挑选剧目、改编剧本,到担任导演、购买服装道具等事无巨细,亲力亲为,“2014年到上海参加中国校园戏剧节的时候,我带着几十个学生一起坐卧铺车。演出期间,除了睡觉,大部分时间都会和学生在一起,大家非常开心,很怀念那段时光。”
经过日复一日的排练,舞台上学生演员们一字一句、每个动作都尽显风采。刘铁群老师指导学生排演的话剧《秋声赋》入选了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的展演,《桃花扇》《旧家》《花桥荣记》等经典剧目,接连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43项。教改工程“新西南剧展”获广西文化艺术奖·广西文艺花山奖创新奖。
“从纸本到舞台,从剧本到演剧,这是一个活化的过程,是学生以智慧、情感和行为唤醒书面文字的过程。”刘铁群老师认为文学经典是丰富完整的生命形态,应该以活化的方式对待。望道话剧社的一位学生演员感慨道:“从模仿到进入角色,再到给角色注入灵与肉,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语气与动作都是精雕细琢的。在一部话剧的代代传承中,我们对角色不断有新的理解,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这几年,刘铁群老师还有一个新身份——“望道”系列学术型学生社团指导老师。她结合自身教学工作,以课外学习的开放性、无限性来弥补课堂学习的封闭性和有限性,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和专业实践齐头并进。“组建社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团队合作,同时也强调因材施教,让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刘铁群老师表示,将来会继续推进“新西南剧展”教改工程和学术型学生社团的建设。
反哺与弘扬,以研究成果服务社会
此心安处是吾乡,刘铁群老师与桂林这座山水如画,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桂林定居后,我逐渐加深了对这座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的理解,尤其是对抗战时期桂林的那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此,刘铁群老师便开始了对桂林文化城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并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是史料考证;第二是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第三是应用研究,提炼有价值的史料转化为舞台艺术作品。功夫不负有心人,刘铁群老师取得了许多不凡的研究成果。从主持“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文艺期刊研究”和“桂林文化城文学名家作品版本流变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到出版《桂林文化城散文研究》等系列专著,再到主讲的课程《桂林山水中的文化印记》获得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皆是地缘与兴趣的结晶,亦是坚守学术研究的累累硕果。
她在工作生活中不断体悟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并将之落在细处、实处。刘铁群老师将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的结合,为众多的桂林戏剧展演舞台创作提供学术支持。“作为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都是本职工作,两者相辅相成。教学中发现与探索有价值的科研课题便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如果找到合适的结合点,就可以将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衔接在一起,让教学与科研的成果发挥更大的价值。”
从桂林市的艺术节到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的文艺晚会,她把自己熟悉的教学、科研内容运用于舞台艺术,让更多的观众了解桂林文化城的历史。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与贴近桂林这座意蕴独特的文化城,刘铁群老师在多个宣传平台和高校开设关于桂林文化城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系列讲座,在《桂林晚报》开设“漓水春秋”专栏,撰写文化随笔百余篇,向市民宣传桂林文化。2022年,桂学博物馆在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开馆。筹备建设4年,刘铁群老师贡献所学,持续深耕挖掘桂学文化,服务于广西地方优秀文化的建设与宣传等多项社会服务。
“论文不一定是写在纸上,也可以写在舞台上,这是很有意思的尝试。”她立志继续深耕文化实践,把自己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通过课堂、舞台传递给更多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铁群老师认为,能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是其幸运,能从事文学教育与研究工作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我愿意坚守初心,继续努力,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刘铁群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