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校推出首场“纪念首任校长杨东莼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校本微课程”,首轮开播便在全校掀起学习热潮,营造了“追忆中厚植家国情怀”的浓厚氛围。为进一步深化校史与爱国主义精神融合教育,6月5日下午,我校“纪念首任校长杨东莼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校本微课程”第二场教育课堂在学校融媒体平台如期开讲。第二场特邀我校林春逸教授和汤志华教授主讲。
林春逸教授以《培育健康人格,铸就民族脊梁》为题,围绕我校首任校长杨东莼先生培养青年学生的教育理念,重点讲述了他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注重培养学生自省自律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坦诚相待的处事态度,培养精干独立的现代青年女性等相关事迹,彰显了杨东莼先生热心教育、哺育青年的崇高精神。
在第四讲《传播马列主义,塑造师大风骨》课程中,汤志华教授回顾了首任校长杨东莼先生带领进步师生在我校传播马列主义的历程,并从历史观照新时代,聚焦探讨新时代高校师生如何做一名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有力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
课程结束后,收看学习的广大师生纷纷围绕听课收获与心得展开热议。
宣传部谢婷婷解读了本次校本微课程设计制作的初心,她说,作为系列校本微课程的主创人员,我力图深入挖掘首任校长杨东莼先生给我校奠定的民主、进步的精神根基,还原八十多年前他带领一批“红色”教师在我校留下的红色故事,以激发新时代我校师生的爱国爱校情怀和文化自信,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凝心聚力。
马院副院长田旭明表示,在杨东莼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我校精心推出了“纪念首任校长杨东莼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校本微课程”,对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以及我校改革创新工作,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传承杨东莼先生高尚的人格力量、巨大的精神财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聚焦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在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上下大气力,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在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上有更大的作为,为广西乃至全国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张鑫说,收看课程后让我受益匪浅,杨东莼校长关心青年学生成长、扶持青年学生成才的点滴细节和特有的教育情怀使我深深感动。作为辅导员,我要立足岗位,主动担当作为,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俯下身子扎根到学生中去,时时刻刻不忘学生,点点滴滴呵护学生,与学生教学相长,风雨同行,争做学生喜爱的知心朋友!
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赵阳表示,聆听了本次系列校本微课,受益匪浅、感受良多。历史观照进新时代,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一名党政工作的实践者,一定要深刻理解诠释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内涵,坚守理想信念,沿着杨东莼先生的青年教育观,引领青年学生矢志奋斗,致力民族复兴;崇德修身,锤炼高尚品格;勤学苦练,练就过硬本领;学以致用,奉献国家建设。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本科生钟婷婷说,我们作为师大的学子,要把先辈们的红色基因、爱国情怀与先进思想理念传承下去,贯穿到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要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承担时代使命,铸就民族脊梁,塑造师大风骨,才无愧于时代。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2019级本科生黄振阳说,观看校本微课程后,我不仅了解到了杨东莼先生一生的经历,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在砥砺奋斗中扛起爱国主义的担当“大旗”,明确为祖国建设的使命担当。作为今天的师大人,我们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与自身青春奋斗梦相结合。
本次“纪念首任校长杨东莼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校本微课程”系列课程由校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工部(处)共同举办,截止5日,《用理想信念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以变革精神推动治校育人》《培育健康人格,铸就民族脊梁》和《传播马列主义,塑造师大风骨》四门课程已经讲授结束,本次微课程学习活动圆满收官。据悉,广西师范大学将持续从红色校史中汲取力量,推陈出新不断丰富理论教育形式,在纪念首任校长杨东莼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仍有多场“重头戏”,随后学校将会推出杨东莼教育思想研讨会、原创校史话剧《杨东莼》等纪念首任校长杨东莼先生诞辰120周年的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