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由我校音乐学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人才培养》,在30天集中授课,5天田野采风,一周的紧张排练后,迎来了教学成果汇报展演。演出以广西壮族、瑶族、京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为主体,涵盖了傣族、蒙古族、彝族等其他少数民族舞蹈,学员们通过舞蹈组合、原创作品,充分展现了项目教学成果。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人才培养》旨在繁荣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培养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和创作人才队伍,打造出一批少数民族舞蹈精品,推动广西乃至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事业健康发展。

序章:原生态苗族芦笙舞
指导教师:杨朝林 排练老师:孙亮

指导教师:张小春 排练老师:何永琳


指导老师:韦金玲 排练老师:何娟娟

指导老师:张小春 排练老师:蒋波

指导老师:张小春 排练老师:王潇琳

指导老师:金美月 排练老师:高旭

指导老师:杨朝林 排练老师:何永琳

指导老师:金美月 排练老师:唐雯


指导老师:金美月 排练老师:唐雯

指导老师:韦金玲 排练老师:孙亮
其他少数民族舞蹈:

指导老师:徐梅 排练老师:杨涛

指导老师:马承魁 排练老师:杨涛

指导老师:钟宁 排练老师:孙禹琼
学员创作作品展示:

1、蒙古族独舞《海然》

2.湘西苗族群舞《溪水悠悠》

3.瑶族双人舞《月下细语》

4.朝鲜族独舞《七甲山》

5.京族三人舞《潮语汐言》

6.布依族双人舞:《子妹·萧》

7.苗族五人舞《苗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