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在化学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时间:2019-01-08浏览:3911

我校化学与药学学院潘英明、唐海涛课题组通过预配位/聚合策略构筑单核催化剂,并成功应用于区域选择性的氧HECK应,提出了一种解决有机反应区域选择性问题的新思路Constructing mononuclear palladium catalysts by precoordination/solvothermal polymerization platform: a recyclable catalyst for regioselective oxidative Heck reaction成果以我校第一作者单位为题,在线发表于化学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2019, DOI: 10.1002/anie.201814493)上,该刊物最新影响因子为12.102



该课题组前期在利用多相催化策略解决均相催化中的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方面已经做出了一系列创新工作(Org. Lett. 2018, 20, 2494–2498; Chem. Commun. 2018, 54, 8446−8449; Org. Lett. 2018, 20, 7748-7752,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发了一种新颖的预配位/聚合策略合成原子级别分散的单核钯催化剂。这种催化剂以多孔有机聚合物为平台,不仅能综合载体材料的孔道效应、电子效应和离散位点的优势,还能有效继承均相条件下配体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高区域选择的电子无偏烯烃的氧化HECK反应在这种策略下能够顺利实现。这是首次实现可循环催化的高区域选择性HECK反应。这项工作对具有肉桂基骨架的天然产物或已成药的药物分子的精准化合成和工业化产出具有指导意义。


研究工作实验部分主要由化学与药学学院2017级硕士生李文豪完成,材料表征部分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丁云杰研究员与李存耀副研究员共同指导完成。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86100691845101)以及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CMEMR2017-A02CMEMR2017-A07的资助。


课题组成员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814493

 

CBG资讯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6nsorWMTVPXx8QXns1V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