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广西期刊传媒集团与光明日报社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广西高校阅读年”活动,为桂林地区高校退休教授赠阅《光明日报》及其子报《文摘报》。2018年1月,值活动开展一周年之际,广西期刊传媒集团组织团队对受赠教授进行了回访。
原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张葆全
与共和国同龄的光明日报,是中共中央主管主办、中宣部代管的全国性、综合性党报,是党中央指导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被誉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广西期刊传媒集团历经25载,在少儿期刊、教育类期刊、市场经营类期刊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绩,是广西期刊行业的领航集团。双方合作赠报,不仅是为了向退休教授们提供精神食粮,实现文化单位反哺社会的使命,也希望探索在新的传媒业态中,探讨纸媒的发展,进行相关行业研究。
张葆全笔记
纸媒,是他们的时代印记
对于老一辈文学界、教育界人士来说,纸媒不仅是他们心血的载体、传道授业的方式,更是一种时代情怀。
一摞摞整齐的记了笔记的报纸给广西期刊传媒集团采访团队带来很深的印象,很少有人会在报纸上做笔记,但张葆全教授例外。作为广西儒学学会名誉会长、广西儒学学会孔子学院名誉院长,原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文学院教授,张葆全有一套自己的阅读习惯,“我时常在喜欢的文章旁做笔记。”张葆全说,“自退休后,我就开始重点研究国学。”他表示,《光明日报》是他的良师益友,除了从头版新闻等获知国家重要信息外,凡是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如其中的文史哲、国学等栏目,遇到一些有意思的文章他都会保留下来,“这些都可以成为我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
古代文学、国学典籍等都是张葆全曾教授过的专业课,他对文学的热爱超乎常人的想象。张葆全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下了许多功夫,《论语通译》《大学中庸译解》《老子道德经译解》《老子今读》等至今家喻户晓的书籍都是他的著作,此外,他还担任东方智慧丛书中风靡各国的《周易选译》的学术顾问,“我就是在书本中成长起来的。”张葆全说道。
原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姚倩
原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姚倩也表达了她对纸媒的热爱,对于曾在广西图书馆任职近20年,后到师大任教编辑出版的姚倩来说,出版业之于她就像是另一个一直在从事的职业。“纸媒过手、走心”,姚倩表示,纸媒会给人的情感带去更强的慰藉,它更多的表现为深阅读的方式;新媒体则涵盖大量的信息,人们可以通过它快速地获取碎片化的消息。但对年轻人来说,她期望还是以纸媒阅读为主。
找准定位,是纸媒的首要任务
对于纸媒发展的形势,原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邓健表示:“新闻类纸媒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相较新媒体而言时效性弱,但纸媒上的新闻更真实权威,一些出色的评论是非常吸引人的。”他认为,目前来看,“纸媒完全被新媒体取代”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比重孰大孰小。纸媒需要探索一条正确的道路,与新媒体做必要的融合,做好媒体定位,找到纸媒所具备的、不为其他媒体所代替的亮点,以此确保它不被新媒体的浪潮所击退。
新媒体对纸媒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纸媒不会消亡——这是姚倩教学的一个观点。“坚持原来的专业方向、把握好读者定位”,是姚倩对广西期刊传媒集团发展的一点建议。但是,在把握好原有优势的同时,该引进新媒体技术的时候还是要引进。对于少儿类阅读,她希望我们不仅要坚持做好纸媒,还要呼吁少儿少用电子产品。“可以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但纸媒一定要坚持下去。”姚倩如是说。
原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潘明禄
对此,原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潘明禄表示认同,“新媒体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的进步,但是纸媒不可能被新媒体所替代。历史的记载总归有一个载体,而这个载体需要是一个物质的存在。”对于纸媒的阅读,潘明禄会比较倾向于阅读生活、健康类的。潘明禄家里有一名非常喜爱读书的小外孙,对于广西期刊传媒集团的少儿刊物发展,他表示可以从国家对少儿的教育方向、少儿的学习、少儿的兴趣爱好几个方面来挖掘少儿的需要,以实现精准定位,适应少儿阅读。作为长辈和教育工作者,他更重视孩子的学习,所以在对孩子读物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提高孩子文学素养和语文水平类。
媒体融合,是纸媒的发展方向
在谈到广西期刊传媒集团在少儿期刊上应用的AR技术,邓健表示支持:“这是符合人性的一种应用。”他认为,人们对文字的认知是依靠后天培养来的,“通过眼睛成像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这是人的本能。”邓健说道。
原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邓健
邓健的观点正好印证了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介的兴起原因——它们符合人类认知的天性。上述三类媒介包括报刊书籍等在内,都是潘明禄选择的获取信息的方式。然而对于手机,潘明禄还是有一些抵触的,“现在太多年轻人都过分依赖智能手机,造成太多负面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智能手机正在快速占据我们的生活。在信息时代,许多时候没有智能手机很不方便。”这种情况下,纸媒如何发挥它的优势、特点,是其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潘明禄表示,“纸媒和新媒体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不是谁代替谁。”
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葆全认为,这不仅在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解读上要符合新时代的要求,还要在传播媒介上与时俱进。对于广西期刊传媒集团出版的少儿类期刊,张葆全希望能多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少儿是社会的接班人,只有从一开始就重视文化熏陶,才会真正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广西期刊传媒集团少儿类杂志
显然,不仅是几位教授的观点,大数据同样显示,在对新闻类信息的获知上,大多数人都选择使用新媒体的方式,而在对文学作品、教辅资料的阅读上,人们还是更倾向于使用纸媒。这或许是一种信号:纸媒必须在媒介变革的浪潮下给自己一个明确有利的定位,同时找准时机进行适当的融合发展,以保证纸媒在新时代下继续优势成长。(光明融媒通讯员蒋冰洁 记者 周仕兴)
原报道链接:http://share.gmw.cn/local/gx/2018-01/29/content_27510584.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