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准教师,从这里登堂入室 ——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侧记

时间:2017-05-31浏览:518

现场抽题、限时独自完成教学设计及多媒体课件制作、5分钟说课和10分钟的模拟课堂……日前,在广西师范学院举行的2017年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上,来自全区各地80所学校的447名准教师们,沉着应对紧凑的节奏,展示了过硬的课堂技能和师表风范。


为期两天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尽管只有教学设计、说课、模拟上课和板书等3个环节,但对于这些准教师而言,却无异于像一个全能运动员一样展示各种技能:熟练制作PPT和多媒体课件,一把剪刀几张纸壳搞掂教具,板书驾轻就熟,上课能抓住重点。


1现场抽题考验专业储备


不过两个半小时的比赛时间,广西师范学院的大二学生王同学却感觉仿佛不知道坐了几趟过山车:抽到题目的时候,她感觉大脑瞬间空白,根本来不及多加思索就开始了教案设计,“直到教案做了差不多一半了,我似乎才灵光一现茅塞顿开。”她说,到了说课、模拟上课的环节终于找回了感觉,却一个小疏忽忘记了板书。


现场抽题带来的压迫感、紧张感,是每个参赛者都有的体会。大赛组委会负责人欧启忠老师向记者介绍说,现场抽题的做法,看似考验学生的应变能力,实际上更主要的是检查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知识储备。参赛学生抽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题目,然后要在两个半小时里完成课件设计、说课、模拟上课和板书等3个环节,光是PPT就要做两个。“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是无法完成比赛的。”他说。


据其介绍,为了确保比赛公平,组委会还要求每个学生按出场顺序,错开15分钟时间抽题、开始教学设计。“这样就不会发生后出场的学生准备时间多,对先出场的学生不公平的情况。”欧启忠表示。



2掌握课堂技能是王道


在抽到完全不在备赛范围的《孙权劝学》这篇文言文之后,参加中学语文组比赛的广西师范大学大二学生师梦瑶临时做了个决定——把课件设计的重点放在文言文的知识和准确翻译文章的能力上。“孙权对吕蒙的劝学,其实就是两句话。我的10分钟模拟上课,就围绕‘劝’字展开,分析孙权是如何成功劝服吕蒙的,再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深入体会劝说的技巧。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说话的艺术,如何让别人接受你的意见。”


师梦瑶串着关键词,着重分析孙权两句劝词的课件设计,不但获得了指导老师的认可,最后的比赛结果也给予了肯定——她获得了一等奖。


欧启忠认为,学生获得高分,最重要的就是把课讲好,让讲台下的人理解透彻。虽然说情景教学、启发教学等各类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课堂技能。“如果你不具备课堂技能,再怎么求新求异也是无济于事的。”他说。


除了讲课之外,学前组的参赛学生还得具备不凡的动手能力:通过自带剪刀、纸壳等简单物件,根据抽到的题目制作教具。而在上课的过程中,还得手脚眉眼齐用,秀出才艺来。


 一位观摩学前组比赛的老师告诉记者,课堂驾驭能力也是教师的重要素质,但无法在模拟课堂上完全呈现。“模拟课堂毕竟面对的都是评委和观摩老师,但小孩子的思维很跳跃,你没法预测他会怎么回答问题,会做出什么样的回应。对于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幼小阶段的老师还得负责保护好他们稚嫩的想象力。”她表示,一些参赛学生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启发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图画、音乐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3 不可偏废基本素养


小学组的评委孙老师对参赛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认可。“现在的孩子们会英语、会电脑,有才艺特长,PPT课件也做得非常棒……”她说,这都是新生代教师的优势。


但作为有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她又总觉得这些学生欠缺点什么:“一些基本素质还不够。比如说汉字书写,就有不少学生笔划不对。写田字格,也不能完全到位。对老师来说,这是必备的素质。”

在新技能上得到了强化,在一些传统技能上却有所偏废,是不少师范生存在的问题,板书就是其中一项——记者从几个比赛场了解到,不少学生全程使用多媒体,却没有按要求使用板书。


“多媒体的普及降低了传统板书的使用程度,但板书依然是师范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一名评委老师告诉记者,当前师范生的板书质量普遍需要提高,一些小学阶段的师范生写田字格时,基本不到位,“一撇一捺都不在该在的位置上。字是没错,就是看上去不舒服”。这位老师说。


原文报道链接:http://gxrb.gxnews.com.cn/html/2017-05/24/content_1395147.htm


QQ截图20170531153130.png

原文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