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百字谈系列报道之一

时间:2016-12-15浏览:1887

编者按: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在我校广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和讨论。我校发起了“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百字谈”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他们独到的百字见解和精彩观点引发社会关注。现摘发部分观点,与读者分享。也欢迎广大师生参与我们栏目,发表自己的见解。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谭培文教授: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最后特别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毋庸置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加强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打铁先要本身硬。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险阻,打不垮、冲不散,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红军有一支信仰大于天、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高校,教学团队是课堂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主力军。在一个信息多元、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当代社会,只要我们有一支思想过硬,信仰坚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甘于奉献、高水平的优秀教学团队,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国梦,完成新的伟大长征,培养出信仰坚定、思想路线正确、道德高尚、心理健康、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优秀人才。所以,为了学好、贯彻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我们一定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坚定信仰,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奋发有为,为建设一支高水平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担负其应有的历史责任。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韦冬雪教授:扎实抓好思政课教学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名教师,我在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后,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这三个问题,应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在履行教书育人活动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扎实的理论功力,并具有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能力,才能很好地完成肩负的教育使命。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都把“努力建设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强、教育教学水平高,人格魅力、理论魅力、思想魅力与学术魅力兼备,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团队”作为教师队伍的培养目标,创造条件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黄基凤:“四个为”明确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高等教育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走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高等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总书记指出的这“四个为”明确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四个方面是统一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并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要把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把高校自身的生命与使命统一起来,在新形势下,坚定社会主义方向旗帜鲜明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