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9月5日学校新闻中心推出的献礼教师节特别报道——《晏振:独臂博士的执着“教师梦”》在学校新闻网和学校官方微信推出以来,引起了校内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文章刊发一周以来,新闻网此篇新闻点击量接近两千,官方微信此篇新闻点击量近三千,获得评论点赞量两百余条。晏振老师顽强拼搏、对“教师梦”的执着追求精神感动了广大师生,他的事迹也先后得到了《广西日报》、光明网、《光明日报》的相继报道,现将《广西日报》报道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光明网广西频道讯 9月10日,迎来人生第一个教师节,广西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晏振难掩心中的激动和兴奋。他说:“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追寻多年的梦想,我将加倍努力,用所学回馈社会!”
为了这一天,晏振付出了超乎常人的艰辛:自7岁遭遇意外失去左臂后,他自强自立、刻苦发奋,从广西玉林市樟木镇塘基村一路走来,考入广西师范大学,读完本科、硕士,又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统计学博士。学成归来,他始终“不忘初心”,重回“梦想开始的地方”继续寻梦。
2005年,晏振来到广西师范大学。面对远离亲人、一只手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他没有气馁,而是和常人一样,很快便融入了大学生活。他不仅被选为班干部,还经常参加各种志愿活动,用乐观向上的心态感染着周围的同学。
大一时,晏振听说学校有个“万众爱心学校”志愿者组织,专门给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义务家教,他也希望能为孩子们做点事情,便申请成为一名家教志愿者。
第一次来到桂林市灵川县七彩学校,看到当地农家子弟渴望知识的眼神时,晏振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我的心好像在瞬间融化了,当即就决定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义务支教和家教。”教室里,他丰富的知识,风趣的讲解,孩子们听得兴致盎然。下课后,他还和孩子们玩游戏,大家都特别喜欢这位开朗善良的大哥哥。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对于身体有残缺的我来说,体会得比这些孩子更深刻。”此后,每个周末,晏振都坚持到社区给孩子义务上课;每年寒暑假,他都坚持到乡村义务支教。在他的热心帮助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
在晏振的带领下,“万众爱心学校”组织了万名志愿者,对桂林市5个城区及周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社区、农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农民租户等的农民工子女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帮扶与爱心教育。在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7年间,晏振为20多名孩子当过义务家教,为3所中小学义务支教。他因此被评为全国自强之星和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
也正是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晏振的“教师梦”在心中萌芽、生根,期待着有朝一日开花、结果。他说:“我成长路上得到过太多人的帮助,我要用爱心回报社会。而做一名教师,向更多的人传播知识文化、人生信念,最能实现我的心愿。”
今年7月,晏振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他所学的统计学专业,就业市场炙手可热。当同学们纷纷为留在“北上广”等大都市奔忙时,他默默卷起行囊,回到母校广西师范大学,做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当人们问起他的初心时,他淡然地说:“正如当年选择去支教一样,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的感觉。”
原文报道链接:http://difang.gmw.cn/gx/2016-09/10/content_21914072.htm
作 者:通讯员 张婷婷 刘教清 记者 周仕兴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光明网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