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三心二意”缘施教———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唐长兴写真

时间:2014-11-26浏览:3463

唐长兴简介
  唐长兴,字为之,号太和。生于1965年3月,桂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桂林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现为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篆刻作品入选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第二届篆刻艺术展,应邀参加日本国“第21回日本篆刻展”,书法作品被印度尼西亚国家美术馆收藏。编写的《书法篆刻教程》(合著)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做访问学者,专业导师王镛教授。

十五学书学篆刻


  唐长兴出身书香之家,自幼爱好篆刻和书法。1980年春,父亲带着15岁的他到桂林八角塘拜“广西一把刀”——— 金石篆刻艺术家林半觉老先生为师学艺。唐长兴父亲是桂林的针灸名医,亦深谙书法,与林半觉是至交。唐长兴为林半觉老先生所悦纳,前后在林老处学习了三个春秋(林老1983年夏去世),是林老的关门弟子。同年暑假,唐长兴的初中语文老师黄汉清、万明华带他到伍纯道家中行拜师礼,向伍纯道学习书法,是很早就入伍门的弟子。


  由于唐长兴资质聪颖,悟性高,接受能力强,进步快,学得好,1980年荣获广西少年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1984年荣获广西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1986年荣获《书法报》“黄鹤杯”全国书法比赛佳作奖。他还先后荣获广西及全国书法篆刻比赛等奖项近10个。1980年,15岁的唐长兴即加入了桂林市书法家协会,1985年加入广西书法家协会,1989年由广西书协推荐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是当时广西和中国书协较为年轻的会员之一。高中毕业后,唐长兴考入广西大学新闻系,但仍然醉心于书法篆刻,在邕州经常去向广西著名书法篆刻家帅立志、陈政、钟锦荣、杨宇云、陈国斌等人请教书法篆刻,书印水平不断提高。他在1988年大学毕业前夕,还成功举办“唐长兴书法篆刻展览”,广西电视台和其他新闻单位作了专题报道,在校内外获得好评。


“三心二意”见精神


  认真和用心地做人做事,是唐长兴一贯的作风。


  1988年,唐长兴从广西大学毕业后,先分配到桂林市人事局工作,1989年调到广西师大宣传部校报编辑部当编辑,1994年调到广西师大出版社工作。在这期间,他参与编辑各种图书数十种,荣获全国和区市各类奖项达10项之多:1998年负责编辑(合编)的《世界绘画邮票鉴赏大图典》(上、下册)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银奖、第八届桂版优秀图书奖特别奖;1999年负责编辑(合编)的《西域考古图记》(全五册)荣获第九届桂版优秀图书奖一等奖;1999年参与策划、编辑、装帧设计的《人间仙境——— 桂林山水摄影精品集》荣获第十一届桂版优秀图书奖三等奖、第二届桂版图书优秀装帧艺术设计“整体二等奖”;2001年负责编辑(合编)的《北京图书馆藏龙门石窟造像题记拓本全编》(全十册)荣获第五届中国图书奖提名奖、第三届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一等奖、第十一届桂版优秀图书奖特别奖;2006年负责编辑并参与装帧设计的《额济纳汉简》荣获第六届中国大学书籍装帧艺术评奖整体设计金奖等。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唐长兴在1999年、2000年、2001年连续三年被广西新闻出版局评为“全区新闻出版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尽管唐长兴在出版编辑工作上取得较大的成绩,但他还是想到学校美术学院从事篆刻和书法艺术教学,以培养人才,满足自己的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当时,广西师大原则上规定,凡是在学校校办产业工作的人员,不得调进校内从事教学和其他工作。好在当时美术学院缺乏篆刻和书法人才,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尤其在梁宏校长的支持下,他于2006年顺利调进美术学院任教。


  唐长兴进入师大美术学院至今的八年中,他一心一意扑在教学上,熟悉业务,精心研究教学方法,对自己提出了“三心二意”的教学理念。所谓“三心”,即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做到耐心、细心、用心;所谓“二意”,一是“意趣”,即把教学当作一件有趣味和快乐的事情来做,正如孟子所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二是“意念”,就是信念、念头、想法,即通过自己对教学的不断探索,以“三心”对待学生,一定可以把教学工作做好。唐长兴认为只有树立这种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讲课才能有针对性,才能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才能尽精微、致广大,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于细微处见精神。在对学生的要求上,他提出“勤、思、恒”,告诫学生在学习中要“勤”,即艺精于勤;要“思”,即行成于思;要“恒”,即学贵有恒。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做到“三心二意”,那就更利于学习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在八年的教学中,为培养好学生,唐长兴不惜花费心血,努力探寻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尽力尽责培植桃李、教书育人。经他教育和指导的学生,先后有几十人次在全国及区级书法比赛和展览中入展、获奖。正因如此,唐长兴在今年教师节前夕被评为2012—2014年度广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在认真投入教学的同时,唐长兴的个人成绩也非常突出。


泼墨操刀树风格


  专业新闻艺术攻,操刀泼墨两相雄。
  精深国粹传真道,犹喜杏坛唱大风。
  唐长兴在大学学的是新闻专业,除担任编辑工作,三十余年走的是书法篆刻之路。这是超出人们想象之外,也是意料之中的。唐长兴十五岁拜林半觉老先生学篆刻。林老是以研究汉印为主,唐长兴跟随林老三年,打下篆刻学的良好基础,又转拜多师,学习甲骨、钟鼎文等古文字,学习前贤,对明清篆刻大家均进行过研习,对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等大师用工尤深。他认为,每学习一家,应深入研习,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得到“虎子”后,再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他在《高雄之印》的边款上记录了他的感悟——— “吾爱白石印风,今拟之。白石老人云: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余今先‘死’于白石门下,再求复活,正所谓置于死地而后生也”。唐长兴在书印艺术上力求走出自己的路子,形成具有时代精神、表现文人篆刻情韵的风采。唐长兴的印室取名为“太和堂”,是取其家居在桂林美丽的伏波山下“太和里”之意。无怪乎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欣赏了唐长兴的篆刻之后,挥笔写下“独具慧眼,凝视仁山智水,逸人意趣高雅”的赞美留言。


  在书法方面,唐长兴虽师出伍纯道先生门下,但始终坚持继承传统为基础,入“二王”,楷书步颜柳,喜攻行、草,精研甲骨、钟鼎之文,因而书法基础扎实,各体擅长。其作品结体紧密,笔力强健、潇洒,清新大雅,开张壮美,观之令人振奋,具有启迪向上感。数十年如一日,唐长兴倾心学习研究,从师不泥古,篆刻书法融会贯通,对学生精心施教,成为广西师范大学的一名优秀教师。
 

  写到最后,我有感撰联一副:
  艺能金石太和意韵,
  笔走龙蛇桃李芳菲。

http://epaper.guilinlife.com/glrb/html/2014-11/19/content_1572325.htm?div=-1


    作    者:张次辉
    发布单位:桂林日报

少则得(附边款)

少则得(附边款)

,

快来轻世界 醉里得真知

快来轻世界 醉里得真知

,

三生万物

三生万物

,

三思方举步 百折不回头 (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