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万籁俱寂,何林夏在异国他乡的火车上,准备去往下一个目的地。接受完采访,何林夏平常的一天又开始了。很多人在探寻广西师大出版社的秘密,探寻一个边陲小社成长为思想文化学术出版领域的旗帜出版社的秘密,其实无他,那就是,几代广西师大人,对思想文化出版事业的痴迷,对出好书以“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执着。
如何评价一本好书,何林夏在不同场合都予以表达。好书的标准是什么,有很多不同表述。何林夏的判断是,“为社会发展进步能够提供正能量的,就是好书”。那么,什么叫正能量呢?何林夏认为,要从不同角度评价。当然,对图书应有分类,如学术出版、教育出版、大众出版,商业出版、非商业出版等。何林夏曾经举过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些机构有一种做法叫为家庭出书,为个人出书,“其中有没有好书呢,我觉得也有。”在何林夏看来,如果中国的每个家庭,都愿意、希望为自己的家庭编一本书、写一本书,为自己家庭里的杰出人物编一本书、写一本书,用作礼品赠送亲朋好友,作为自己家庭、家族的珍藏,即使这本书并没有销售,其作用仍非同小觑。“有成千上万的人通过出书热爱自己的家庭,崇敬自己家族的优秀人物,以此为荣,以此为高尚,由爱人而爱书,由爱家到爱国,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由此,一本书好不好,在何林夏看来,至少可以从三个向度来考察。其一,是否能够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正能量;其二,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的正能量是否实现。“比如,是否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是否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第三,这种正能量是如何实现的。“比如,装帧设计是否是最好的,是否能够体现出作品的精神、气质;用材用料,是否是最合适的;是否实现最优性价比。” 而是否能够为社会进步提供正能量,可以多个纬度并行,比如政府的要求,专家评选,媒体的报道,读者的反映,等等。
常放在笔者案头的一本《思考中医》(广西师大社版),是广西师大社英年早逝的才子龙子仲所编。该书对中医背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系统深入阐释,深深触动了笔者。笔者向自己的朋友,如作家、大学教授、媒体编辑推荐此书,他们均认为“此书改变了我的价值观念”。尤其是,该书出版之后,引发了中国出版界的中医出版热,引起政府部门对中医药管理制度的思考,引发全民对中医的深层次认识,而且它还不断在修订,不断调整用纸用料,同时保证适度的价格。然而,这本书却与任何大奖无缘,不由不引起我们对当下图书评价体系的一些思考。
当然,在我们评价一本好书的时候,大家还是应该有个共识,即分类评价。譬如,广西师大出版社对出版的认识、或说该社对出版宗旨理解为“开启民智,传承文明”,则开启民智是一个角度,传承文明又是另一个角度。因为大众普及与千年文化传承所表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发挥作用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装帧设计等呈现方式和实现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
有了对书的评价,相应的就有了对出版社评价的参考。对出版社的评价标准当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你为社会出了多少好书。出版社以书为证。而第二个标准,是对社会发展进步产生了什么效用,有什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三,出版社是如何保障和实现出好书的。“如对员工的考核,出好书的机制保障,怎么宣传推广,怎么把价格降下来等。”何林夏说。
此外,在何林夏看来,对图书的评价,还不应仅止于评价近一两年来的书,“还应设一个奖,评十年前的书。推崇那些经过十年时光还能留存下来的好书,奖励规格应更高”。何林夏说,这对所有编校人员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如此就有人甘愿坐冷板凳,愿意为传世作品付出更多。再比如,现在媒体都在评年度出版社,表彰该社对当年的出版文化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但是否也更应该评选出经典出版社。十年二十年都是这样的发展,每年都出这么多好书,这样的出版社更值得推崇,让做好书的人和出版社有荣誉感,由此建立我们出版界的荣典制度”。
多年来一以贯之以出好书为努力方向,以致今天有了如此的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原因很多,但也与广西师大社的员工考核方式分不开。现如今,全国大多出版社的考核是这样的,一个编辑完成了若干利润,出版社就发工资,再完成多少利润就可以提成。在何林夏看来,这是不利于让编辑静下心来琢磨多出好书的,形成此种简单考核机制的主要原因为,“企业领导干部频繁更换,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办法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规律,更没有时间和办法做长远规划,只好如此”。而广西师大社一直秉持自己对出版的理解和坚持, 在学校的理解和支持下,20多年来,从来没有将利润指标分解到个人进行考核。其二,对编校人员上班是“签到不考勤”。对此,何林夏有着深刻的理解:“如果对编校人员没有宽松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他如何能集中精力去创意、做好书呢?”
在广西师大社,无论是过去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经营,还是现在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经营责任更多的是由领导班子承担,而责任编辑没有经济责任。“这并不意味着出版社不做成本核算,不做考核,不做经营规划,只是压力更多的放在了领导身上,领导班子要集思广益,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以这种方式共同承担企业经营责任。”在何林夏看来,如此,才能保证出版社的长远发展;才能保证在编辑手中,有源源不断的好书出来。
内容链接:http://dushubao.gmw.cn/2014-11/06/content_13781889.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作 者:中华读书报记者 陈香
发布单位:光明网-《中华读书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 何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