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万众一心,你我共筑“中国梦”。近日由我校团委组织,校万众爱心学校主办的暑期“爱心教室”核心价值观及安全教育宣讲活动正在各志愿者的家乡如火如荼地开展。活动不仅体现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也为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带去了知识和欢乐。
在浙江,由一个担忧引发的行动
项利安同学家处开发区,为外来务工人员聚居之地。每到假期,他们的孩子基本处于无人照看状态。“每年暑假都看到新闻中播出儿童溺水事件,想到这群孩子,挺担心的。”看到四处玩耍的孩子们,项利安决定做点什么。
征得孩子家长同意后,她召集了她家附近的十几个孩子。准备在给他们讲解安全知识之余,辅导一下他们的学习。邻居苗乐幼儿园园长听闻项利安的想法后很是支持,并提供了幼儿园教学场地。就这样,每天上午9点,项利安和几个孩子准时相约幼儿园,开始他们的暑期学习生活。“当一群孩子王不容易啊,他们太有活力了,看着他们有时感觉我确实老啦!”项利安感慨道。
在内蒙古,淘气包变形记
马苏妍的义教对象是两个留守儿童。“这俩娃太淘气了,刚开始整得我够呛的,每次叫他们学习就和我玩捉迷藏。”马苏妍见俩孩子一时无心学习,就和孩子约定每学习40分钟就给讲两个故事,这样他们就安分多了。在辅导过程中,马苏妍发现他们的写作水平较差,最多只能写到百来字。于是她就鼓励他们给爸爸妈妈写信,“当我问他们是否想爸爸妈妈时,他们都沉默了。于是我对他们说,‘把你们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写下来,然后老师帮你们寄给爸爸妈妈,好吗?’他们都点点头,拿起了笔,有点出乎我意料!”一步步地,在马苏妍的引导下,这俩孩子学会了查字典,学会了写200多字的作文,还学会自己看书了。
在河池,知识回馈乡情
陈全同学是村里仅有的几个大学生之一,今年暑假几个大学生聚集在一起,准备为家长、孩子做点什么。在村长的帮助下,一间平房,四颗爱心,三十几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组成了一个“爱心教室”。“和他们混熟后,他们都叫我陈哥哥了,我想对他们严肃点,但看着他们天真的笑容,也就不知所措了。”陈全欢喜地说,“三十几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四个人,虽然有时感觉很累,但是看着孩子在一点点地进步,心里却很甜。”
在岑溪,关爱赢尊敬
在志愿者覃丽婷的家乡广西岑溪市大业镇,孩子们的父母大都在外工作,无暇过多顾及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安全教育令人堪忧。因此,她决定在组织开展文化课的同时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并结合相关安全教育案例,开展如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游泳活动中的安全等一系列的安全教育主题课,如在游泳中遇到危急状况如何保护自己、遇到不同类型的火灾该怎么办。课后孩子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村民们也对她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给予了大力肯定。
在贺州,专业技能实际应用
来自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莫诗逸同学回到家乡后召集了母校的小学生20余名集中开展教学,教学的科目主要有绘画、舞蹈等。她介绍道,自己所学专业是学前教育,这次活动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每天看到孩子们进步一点点感到很欣慰。而另一名来自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陈荣芳同学在回到家乡广西贺州市贺街镇后,把村子里的留守儿童召集回自家中进行教学。她说,村里的孩子父母大都在外工作,对孩子的教育不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留守型家庭对教育的重视。
在玉林,爱心教室显温暖
暑期尽管天气炎热,但志愿者和孩子们却热情不减,每天在“爱心教室”里相互学习,充实暑假的每一天。“这个暑假因为爱心教室变得充实,更为孩子们的认真好学感到欣慰。”一位“爱心教室”志愿者这样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志愿者们积极探索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益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多姿多彩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来,给了孩子们一片广阔的发展平台,与此同时志愿者自身的教学水平也在实践中有所提高。“教书育人,与学生们一起进步”一直是“爱心教室”的内涵所在。
在活动中,志愿者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课堂上他们是师生的关系,在课堂下他们是朋友,是亲人的关系。来自文学院的玉林籍志愿者李鑫鑫表示尽管“爱心教室”的课时要求是36个课时,但她会坚持辅导小朋友直到自己开学时。她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团中央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的支持,用知识来引导留守儿童筑梦,筑一个小小的“中国梦”!
在柳州,一个大朋友与一帮小朋友
志愿者黄雪梅从7月14日开始在柳州市融水县怀宝村进行规模较大的支教活动,参加教学活动的学生达50人。“虽然我是一个人在带这一帮小朋友们,但是放假之后我就开始备课。我们的课堂内容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安全知识的教育、暑假作业的辅导’等,内容比较丰富,孩子们学的很用心,我觉得很欣慰。”黄雪梅笑着说。
“因为信仰,所以执着,因为梦想,所以前行。”爱心教室活动志愿者曾丽华如此鼓励自己道。今年暑假,她与她的团队一行14人沿着梦想的足迹,带着青春热血,走进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高培小学,开始从7月6日到21日为期16天的暑期留守儿童义务支教生活。“发现爱心教室这个活动之后,我的暑假就有了着落。我是一名拥有丰富知识的大学生,我为何不在空余的时间里发挥我的身份优势,去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呢?”谈及参加活动的原因时,曾丽华笑着回答道。曾丽华在其他伙伴的帮助下,联系到杆洞乡高培小学,并将此作为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该团队通过开设兴趣班、教读论语、辅导暑假作业等方式,帮助小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开发第二兴趣、启迪思想教育,并辅以欢乐的小游戏,让孩子们的暑假充满欢声笑语。
在崇左,大手拉小手
卢虹汛于7月21日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厢镇耿塘村开展志愿教学活动,给小学生教授语文等科目。老师有针对性地教授内容,学生积极认真地学,这种大姐姐对小弟弟小妹妹的教授方式不仅拉近了授课者与学者之间的距离,给同学们一份关爱,让学生寓学于乐,而且可以以授课者的独特身份,亲身引导他们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筑起自己的小小“中国梦”,为自己的未来和祖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据了解,“爱心教室”核心价值观及安全教育宣讲活动结合我校师范类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支教活动,包括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以团队形式或个人形式展开。志愿者可以将家乡需要辅导的孩子集中起来进行一对多的教学,如果空间不允许,也可以进行一对一教学。
自暑假开始以来,报名参与“爱心教室”核心价值观及安全教育宣讲活动的志愿者们纷纷返回家乡,积极开展义教活动。“爱心教室”是校万众爱心学校的品牌活动之一,自2010年开展以来累计志愿者人数达一千余人,累计服务人数多达一万余人次。活动范围覆盖广西桂林、梧州、钦州、来宾、玉林、南宁等多个市、镇、村以及广西区外的一些省份。活动为农民工子女带去了知识和欢乐,让他们尽可能多的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注以及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体现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校师范生的专业技能。
作 者:校团委 谭智奇
发布单位:校团委
志愿者陈荣芳在耐心地给学生辅导学习
,志愿者辅导孩子做作业
,活跃的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
,<img src="/upload/image/old/20140820_329a55c41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