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教育的辛勤耕耘者
——记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周世中
周世中,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党委书记、 常务副院长,兼任中国比较法学常务理事、中国法理学会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广西法理学研究会会长。1999年入选广西教育厅“跨世纪人才”,2000年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03年获广西“杰出法学家”称号,2011年获广西高校第四届“教学名师”称号。
主要从事法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自治区级重点学科、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出版学术专著20多部,主编或参编教材、辞典10多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成果累计字数近200万字。代表作有:《法的合理性研究》《法的价值及其实现》《法律的社会分析》《法哲学论》《经济执法研究》《论法的实践合理性》等。曾获中国首届法学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获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在面临着从政与从师的选择时,他最终走向了教师
周世中成长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十年“文革”的极左思潮令全国所有的学校进入停课状态,大学入学考试被取消。“知识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盛行,这扼杀了许多人读大学的机会,也限制了不少人对知识的追求。文革期间,周世中下乡插队当了两年农民,到工厂做工又当了两年工人,在这四年社会大学的学习中,他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和生活的艰难,但也使他更深入地了解了社会,了解了基层。无疑,这为他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十年“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周世中考上了大学。他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自觉主动地阅读社科书籍,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周世中丰富的人生阅历强化了他对知识和学习的追求;而大学任教及研究的生活造就了他对学术和教育的信念。历经三次命运的转折,从农民到工人,从工人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教学与研究经历也经历了两次转换:以工人身份考进广西民院,成为政教系77级的本科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留校后教授哲学,这是第一次转换;1984年考取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哲学,留校后教授哲学,之后由于新成立的法学系需要师资转而投身教授法学并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法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继而留学,这是第二次转换。三次命运转折、两次专业跳跃、三种不同专业,丰富了周世中的教学和研究;而每一次跳跃转折,对周世中来说,都面临一种选择,甚至是一种诱惑。本科毕业时他可以选择从政,在广西民院当教师时他可以选择弃师从政,他却选择了从师,拒绝了从政。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他仍选择了从师。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法院、检察院优厚的待遇、师弟的挽留、留在北京工作的机会,这一切,对他都构成了一种挑战。然而,面临诱惑,他还是选择回到桂林、选择了在广西师范大学做一名老师。
周世中的生命与教师职业紧紧相连。在面临着从政与从师、律师与教师的选择时,他最终走向了教师。这是一种对教育的深沉的热爱,是一种对学生、对学术、对学校的喜爱,它伴随着周世中的人生,也成就了又一位教学名师。
读万卷书,在带领学生的读书中成为教学名师
读万卷书,是周世中从教的动力和追求。从教三十多年来,周世中一直用读万卷书的要求来对待自己和要求学生.要读好书,就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指导学生读好一本书。
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周世中常说:“作为一名大学教授,给学生上课是份内的职责;作为一位教学名师,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是内在的要求。”要上好课,既需要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执著与倾情投入,也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积累和感悟。在周世中教授的课堂上,课堂教学的每一部分,都是整个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学生说,周老师讲每一部分都很认真.每个单元之前,会列出书单要求学生阅读,阅读时间一般在两周左右。两周之后,周老师会对阅读情况进行抽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讲述,学生讲述之后,他会对某些问题进行追问并根据学生讲解的情况进行评价和评论。在广西师大组织的“阳光课堂”学生评课中,谈到周世中的课,2010级法学专业的学生说:“法理学老师周世中: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善于引导、启发学生。他的课生动、幽默,时常引起哄堂大笑,同学们没有一点疲惫的感觉。他讲课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常引入实际问题供大家讨论、辨别,并让大家大胆发表各自观点。他教学方法得当,教学形式多样,采取多媒体教学,时常播放一些案例,进行评析。大家都喜欢上他的课。”
认真指导学生读好一本书,对于大学生来说,读书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读什么书?如何读书?这是需要教师指导和引领的。周世中将此作为课外教学的一项任务,组织学术沙龙和学术讨论,请学生发言,每次学术沙龙和学术讨论都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这就使教学提升了一个层次,不仅送给学生“金子”,而且教给学生“点金术”;不仅授人以鱼,而且“授人以渔”。这是难能可贵的。
周世中认为,学法律之人的视野必须宽泛,必须静心读书。他自己也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他说:“我要求我的学生要读书。特别是搞法律的。因为大家现在都是急功近利,而我这个专业是特殊的,是法理学,法学理论……我始终和我的学生讲,读我的研究生,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静下来读书,静心读书,我要求他们读法学名著。尽管这些书很难读。包括我自己读书,读的也都是大家不太愿意读的。比如:黑格尔的著作《法哲学原理》,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等等。”
正是在周世中的不懈努力下,法学院形成了量好的读书环境,许多学生在读书中进步和成长,辛勤的劳作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肯定。2009年,周世中被评为广西师范大学教学名师,2011年, 被评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
行万里路,深入调研,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法律人才
对于求学的人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两个重要的求知过程,不可或缺。而调研是行万里路的一种方式。作为研究生导师,周世中一直鼓励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深入实践进行调研,在调研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他也把调研看成是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学术训练的基本途径,看成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5年以来,周世中带领学生到过四川的阿坝、贵州的雷山、荔波、黎平,云南的大理,湖南的江永、广西的金秀、三江、都安、富川、恭城等少数民族地区调研。
周世中学生调研的项目来自于他的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要是关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习惯法’一词,是近代西方法学传入我国后采用的范畴。美国1923年版《韦伯斯特词典》解释为:‘习惯法是成立以久的习惯,是不成文法,因公从既久,遂致发生效力。’”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调研地点一般是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同时,由于使用“少数民族习惯法”通常被执法人员看成是不光彩的事情,因此很难获取信息。在这一意义上说,对“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调研难度较大。
在研究中,调研的准备过程非常重要。它决定着调研的方向与质量,也关涉调研的进展与成效。周世中把调研的项目及地点设计好了,无疑便给调研描绘了蓝图,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组,也体现了对学生自主选择权利的尊重。
在调研过程中,参与调研的学生以组为单位到达调研地点后,便按照计划进行调查。大多数情况,周世中都是亲自带领学生调研.有时周世中虽然并未全程跟随,但是,并非对学生不闻不问。他对学生的安全与健康不放心,调研期间,他要求学生每天给他打一个电话或发一个短信,他自己也会隔天就和每个组的组长联系一次,短信和电话的内容除了解各组调研的进度、遇到的困难外,周世中更关注学生对环境是否适应、吃的是否习惯、住的是否习惯,更强调学生的安全问题。
调研归来,周世中要求学生及时地汇总调研材料。他会先开个会,宣布材料整理的形式,会邀请专门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培训,之后要求学生按照规范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访谈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并运用到调研报告的写作当中。周世中还会把调研成果汇编成册、提交会议进行组间交流。
参与四川调研的学生们说起了他们的收获:刚开始我们就问,“民族习惯法你们用吗?”当地官员说,“我们不用这个。”接着就没人理我们了。后来我们意识到问题所在,就改换了一种问法。我们问,“习惯法是不是有可取之处啊?”当地人回答:“好有用的嘞。”并且和我们谈了很多。言语中,学生们透出了一种自豪感。他们坦言,当时确实埋怨过老师。但是,回顾那段往事,发现自己成长了许多,也最终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可亲的双面导师
作为导师,凡是关涉学术方面的事情,周世中都会以高标准严格要求他的学生,这种严格突出地表现在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上。一位学生说,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论文,我从开题到现在,改过几次了。这种严格就是一种学术上的规范,就是一定要真正达到一个研究生的水平。
学术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学生犯错误时的严肃批评,塑造了周世中在学生的心目中“严父”的形象。这种“严”,甚至让不少学生一开始便对他敬而生畏。学生们说:刚刚进入广西师范大学就读研究生的时候,大家都很怕周老师,周老师的威严,让他的学生们心生畏惧,不敢直接和周老师交流,不敢给他打电话。但是,随着和老师接触逐渐增多,大家慢慢发现,在严肃的背后,周世中实际上是个极其和蔼可亲的长者。
周世中解释了对学生严格要求的由来,他说,自己的一个基本的信念就是“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生,就是说,学生要对你的教学感到满意、感到听了你的课要有所收获。对得起自己,就是说,最基本的良心要过得去。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拿着国家的工资、待遇,就要做好该做的事情。当然更高层次上说,对得起自己不只是良心的问题,而要把它当作一种事业来看待,教书育人是一种事业。
生活中的周老师,更像兄长一样,展现出和蔼亲切的一面。对于学生发来的短信,每一条他都会认真地回复;对于学生的请求,他会认真倾听、给予理解;他欢迎学生与他交流,他耐心地帮学生解答问题,他喜欢学生亲切地叫他周大哥。管仁林是周世中带的第一个硕士生,家在农村,父亲已亡,靠姐姐资助读书,非常困难,周世中在生活上关心他,在经济上资助他,甚至将管仁林带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与自己同吃同住同学习,使管仁林不仅完成了硕士生的学业,还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现在国务院办公厅工作的管仁林在见到周世中时总爱对恩师讲一句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严父仁兄,宽严相济,这正是外表严肃、内心火热的周世中的独特魅力。
法学的领军人物
1992年,周世中由教哲学转而教法学;1995年,广西师大政治系更名为政治经济系;1999年,政治经济系扩展为经济政法学院,下设政治教育系、经济系和法律系,法律系的成立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法学专业的教育从原有政教专业的教学系统内慢慢独立出来,有了新的发展平台,而周世中的身份也有了新的转变,他担任了经济政法学院的副院长兼法律系主任;2002年,经济政法学院分为政治与行政学院和法商学院,其中法商学院下设经济系和法律系,周世中被任命为法商学院党总支书记;2005年,法商学院进一步分为经济管理学院与法学院,周世中成为第一届法学院院长。
从大学时发表第一篇文章以来,周世中一直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耕耘。作为一名法学教授,他主要从事法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项,广西区“十五”和“十一五”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项目1项和广西教育厅跨世纪人才项目1项,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在《法学》《当代法学》《法学论坛》等刊物或出版社发表、出版论著二百余篇(部),在法的价值、法的合理性、法学教育等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其中,1998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的价值及其实现》一书中所提出的法律价值论,以及2004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法的合理性研究》一书中所提出的法的合理性的理论,在学术界产生重大反响,《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法律图书快递》等杂志和报刊都做了高度评价。2003年6月,周世中获得广西首届“杰出法学家”称号。
从1992年到2012年,是周世中与广西师大法学专业共发展的20年,也是周世中从一个哲学教师转变为法学专家的20年,还是周世中作为领军人物带动广西师大法学成长的20年。
本科学位授予权、学术型硕士授予权、专业硕士授予权、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周世中用他的眼界与智慧构建出一栋基础夯实、卓然独立的“法学建筑”。现在,新的楼层正在建设中——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周世中的带领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法律是应用型学科,因此,法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是应用型人才。在周世中的带领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已初见成效。2008年4月,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为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同年,法学专业教学研究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法学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第6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一份份荣誉印证了过去的路。对于未来,周世中带领他的团队还在不懈奋斗中。
独立学院的践行者
2012年11月,因工作需要,学校将周世中调到漓江学院任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漓江学院对于周世中来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和天地。漓江学院现有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等8个系,在校生一万多人,是广西办学规模最大的独立学院。要管理好这样一所大学,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周世中到漓江学院以后,深入学院各系、部调查研究,了解漓江学院的现状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向广西师范大学领导班子反映情况,取得广西师范大学的支持。
在漓江学院董事会和党政班子领导下,周世中与漓江学院教职工,坚持依法办学,走内涵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准备迎接教育部的规范验收。在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得成效。现在漓江学院正乘着十八大的东风,认真贯彻教育部26号令,努力把学院建设成区域先进、特色鲜明、教学应用型的地方大学。
作 者: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 程波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周世中教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
,参加学术活动
,周世中教授(右)参加第四届法律硕士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