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两周年纪事(图文)

时间:2013-04-07浏览:2903


                                      汉语花香飘布兰塔斯河畔

                   ——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两周年纪事



  玛琅,地处印尼东爪哇的一座美丽小城,著名的布兰塔斯河流经这里,人口50余万。2011年3月14日,这里诞生了印尼当时的第三所孔子学院——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合作院校为我区广西师范大学。建院两年来,玛琅孔院积极开拓,奋发有为,在汉语教学、文化交流、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为促进印尼汉语教学、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做出了积极贡献。玛琅孔院,这枝布兰塔斯河畔的汉语之花如今开得越来越艳。

  1 中文本科扎根玛琅


  在玛琅国立大学建立和建设中文系,把汉语教学纳入其国民教育体系,是玛琅孔院的主要任务。为此,孔院一挂牌,中方和印尼方两个院长就积极奔走,提呈依托孔子学院在玛琅建立中文系的报告,很快得到了玛琅国立大学和印尼教育部的支持和批准。于是,汉语教育本科专业于当年招生,首届学生22人于8月入学。汉语遂成为玛琅国立大学继英语、阿拉伯语、德语之后的第四个外语专业。

  广西师范大学派出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汉语教师到孔院工作。这些教师积极参与到了汉语本科课程计划的制订及教学计划的组织实施,在教材选用、课程建设等方面精心耕耘,力求教学方案符合实际、突出特色、形成规范。由于汉语课程全部由中国教师担任,教学环节合理得力,首届学生经过1年学习进步很快,由入学时的零起点,到第二学期末考试,大部分同学顺利通过HSK(汉语水平考试)三级。

  2012年新学年,第二届学生38人。面对两个年级多门课程,孔院进一步修订教学方案,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各门课程逐渐形成各具实践特色的教学套路。

  至今,孔院已为玛琅国立大学中文系开出了20余门汉语课程,占全部本科汉语课程的2/3。此外,孔院还为该校其他院系学生开设汉语选修课,选课学生已达300余人。汉语教学的良好运转,使玛琅国立大学中文专业渐入佳境,一套特色鲜明的中文本科教学体系初步形成。

  2 中国文化快乐飞扬


  语言承载文化,文化丰富语言。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了解中国,除了传授书本知识外,玛琅孔院还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春节、中秋两大节庆活动是孔院每年必办的重头戏。2012年的活动比上年更为丰富,中秋节当天,该校中文系全体师生聚集孔院,大家一道吟诗歌唱,品月饼,打太极,共玩游戏,相约赏月。2013年春节的贺新春活动更是精彩纷呈,除夕上午,师生们列队操场,举行穿新衣、拜大年、发红包仪式,中外方院长亲自到场,给同学们派发红包。印尼同学高兴地说,1元钱的红包,表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很有意思。

  元宵节到来之时,师生再次聚集,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煮汤圆,较为完整地领略了中国春节文化。其他中国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等,教师都会利用课堂做些简单有趣的介绍。在文化活动的熏陶下,印尼同学对中国的兴趣愈发浓厚,在最近对二年级作的一个问卷调查中,全部同学都表示希望三年级能到中国留学。

  除了节庆活动,孔院还着力结合汉语学习开展第二课堂活动。2012年先后开展了汉语日活动和汉字书写比赛活动,与德语系联合举行迎新联欢会。这些活动主题突出,寓教于乐,较好地延展了汉语学习的文化内涵。汉语日活动突出汉语应用,这一天,孔院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在青山绿水间交流学习经验。举行课本剧汇演。写汉字比赛是联合临近的一所大学一道举行,两校中文系学生全部参加,着重交流写汉字的技巧经验。活动新闻稿在孔子学院总部网站登出后,《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了转载,照片中一等奖作品的漂亮汉字,就是出自二年级的诺菲达同学之手。迎新联欢会上,主要是汉语歌舞表演,印尼学生能歌善舞,性情活泼,表演再次让汉语快乐飞扬起来。

  3 汉风语韵香飘四方

  《千岛日报》是印尼一份较有影响的中文报纸,报社位于离玛琅不远的泗水市。孔院成立不久,首任中方院长徐国强率队走访该报社,提出了在报上开辟汉语专栏的设想,得到了报社领导的积极反响。2011年9月27日,名为“汉风语韵”的专栏刊出第一期。此后每周一期,每到星期一,栏目准时和读者见面,如今这块园地已经历1年半时间,刊出了70多期。孔院教师精心写作汉语知识和汉语教学的稿件,具体涉及汉语解析、教学方法、语音知识、语法知识、HSK应考等实用专题,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受到了众多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的欢迎喜爱。

  除了通过媒体传扬中华语言文化,玛琅孔院还多方探索走出校园服务社会的途径。

  2011年下半年,玛琅孔院积极参与东爪哇华文教师大型培训方案的制订,后因故未能继续,但在往来中结识了很多当地华文教育的精英骨干,孔院一直和他们保持友好往来,赠送图书,交流信息,力所能及支持当地的华文教育。2012年末,孔院成功举办了玛琅市中学汉语教师培训班,针对中学实际,讲授了读写课教学法、汉字书写技巧、课堂游戏教学法、听歌学汉语等专题,最后给学员颁发了培训证书。这些参加过培训的教师现在成了玛琅孔院的常客,他们经常来孔院借阅图书,请教问题。孔院逐渐成为他们的“家”。

  丰富的图书音像资料是孔院的一大宝藏。玛琅孔院现有各种汉语教材图书3000余册,音像资料100多件。为了充分发挥图书资料的效用,孔院为中文系学生开设了阅读专架,面向校内外汉语教师开放借阅。如今,每天玛琅孔院办公室值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接待前来阅读和借阅图书的学生和教师。在中文还不多见的玛琅小城里,玛琅孔院俨然成了“汉语文化中心”。

  玛琅孔院还十分注重参加当地各种活动,广交朋友。两年来,参加过当地许多中小学的汉语活动日、兄弟院校的汉语文化节以及华人社团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除了热情支持汉语教学外,还尽力帮助当地民众了解中国,增进友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现任中方院长覃小禾女士信心十足,表示要继续在汉语教学、文化活动和服务社会三大方面不懈努力,不断开创新局面。她说,2013年要新办的几件大事包括:备战3个年级的课程教学,选派二年级学生到中国作转接生留学;为玛琅国立大学引进和培训本土汉语教师;邀请中国专家来印尼教授中国舞蹈和武术;启动为印尼中小学赠书计划等。玛琅孔院,这枝布兰塔斯河畔的汉语之花定会开得越来越艳。 (本报记者 林涌泉 本报通讯员 范先钢)
 

    http://gxrb.gxnews.com.cn/html/2013-03/08/content_795512.htm
 


    作    者:林涌泉 范先钢
    发布单位:

广西日报报道我校与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合作主办的孔子学院成立2周年纪事报道截图

广西日报报道我校与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合作主办的孔子学院成立2周年纪事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