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光明日报发布文章《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一体两翼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关注报道了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学院以“党建+法学”建设为引领,创新构建国内法治人才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双轨并行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法学院校与法治部门融合的“三融合”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法治人才,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服务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现分享转载如下: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级旅游城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法学教育历史底蕴深厚,1932年建校后曾有马哲民、张志让、张映南、白鹏飞和王觐等法学名家在此开坛授业,奠定了深厚的法学教育根基。
学院始终恪守法治初心,勇担时代使命,秉承“厚德明法、博学成才”的院训精神,明确“德法兼修、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持续推进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构建出“一体两翼三融合”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体系,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高素质法治人才。
党建引领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
学院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地区法治人才培养的绝对领导,将党的理论贯穿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以“党建+法学”建设为主线,系统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专业基础、职业技能等维度将“德法兼修”育人理念落到实处,形成思想政治类专业课程群与法律职业素养课程群双轮驱动的特色课程架构。
思想政治类专业课程将党建理论与法学教育深度融合,形成“党内法规学”“监察法学”等系列课程;法律职业素养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职业品格为导向,形成“法律职业伦理”“社交礼仪及公共关系”等系列课程。通过发挥德育专业课程的引领作用,全面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树立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家国情怀。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人才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学院立足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区位优势与现实需求,创新构建国内法治人才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双轨并行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系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分类培养、精准施策,重点选拔外语基础扎实的优秀学子组建涉外法治方向“独秀实验班”,采用沉浸式双语教学,引进牛津大学等知名院校优质在线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参与境外访学交流,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涉外法治人才。
目前,学院已构建起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分类培养的创新模式:一方面,聚焦民族地区法治实践,打造由“立法学”“民族法学”“旅游法学”等课程组成的国内法治特色课程群;另一方面,对接国际法治前沿,建设以“东盟法”“法律英语”“国际民事诉讼与商事仲裁”等课程组成的涉外法治特色课程群。
打通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壁垒
学院深入贯彻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要求,创新构建“三融合”育人体系,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法学院校与法治部门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的德法兼修与知行合一。学院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系统构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思政育人体系,强化专业课程的思政目标要求,深度挖掘法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党史、区情等知识融入法学课堂教学,实现课程思政教学全覆盖。学院已打造出多门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课程思政精品课程。
同时,学院打破理论与实践壁垒,强化实践导向,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推进实践教育教学,建立“案例课程+实训课程+见习课程+实习课程”实践课程群,打造“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贯通融合教学模式。为全面提升法治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积极推进协同育人机制,与各级法治工作部门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组建由校内学科带头人与校外实务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材编写、课程教学、教学评价等人才培养环节,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近年来,学院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转变就业观念,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形成“扎根基层、服务边疆、奉献祖国”的鲜明就业导向。未来,学院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着力培养更多政治坚定、专业精湛、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复合型高素质法治人才,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报道链接:https://www.gmdaily.cn/#/everyDetails?id=60dc607cf83f40bc9920679fd73c77ac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