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求是】杂志刊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党员给编辑同志的来信《砥砺“自找苦吃”的精气神》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郑深源/文,陈国华/审改 日期:2023-09-16 点击:1104

9月16日,《求是》杂志2023年第18期刊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李雪睿给编辑同志撰写的党员来信《砥砺“自找苦吃”的精气神》。

 

来信指出,2023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深切寄语,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让作者深受教育、倍受激励。来信表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吃苦无以成其志;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总要有一批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的人冲锋在前。

 

来信说,“自找苦吃”,是一种勇敢的心态、努力的状态和奋进的姿态。新时代广大中国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不怕苦、不畏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砥砺“自找苦吃”的精气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增长才干、成就自我、奉献青春力量。

 

现将来信全文转载分享。


砥砺“自找苦吃”的精气神


编辑同志:

 

“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2023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深切寄语。总书记在地方工作期间就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在回忆青年时代特别是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时,总书记指出,只有跨过了劳动关,树立了“自找苦吃”的想法,才能砥砺思想,让你的思想更加靠近老百姓,也让老百姓更加信赖你。每次读到总书记这些殷切话语,我都深受教育、倍受激励。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吃苦无以成其志。种地、拉煤、打坝、挑粪……过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几乎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是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凭着“自找苦吃、为老百姓做事”的信念,他与群众打成一片,为当地做成了不少好事实事,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为何还要“自找苦吃”?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年轻人这样说,“我们‘自找苦吃’,是为了让未来的农民少受苦”,“成长路上,所有曾经吃过的苦,都会变成未来回忆的甜”。朴素的话语,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自找苦吃”的价值和意义。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总要有一批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的人冲锋在前。“自找苦吃”,不是被动受苦、盲目吃苦;而是主动走出“舒适区”,自觉摒弃拈轻怕重、骄娇二气,敢接“最烫手的山芋”,敢挑“最沉重的担子”,困难面前不弯腰、不气馁,以苦为乐、磨炼意志;是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聚焦国家所需、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找准目标、明确方向,锲而不舍、不懈奋斗。历经摔打磨砺、考验锻炼,能够主动吃苦、学会如何吃苦,才能练就能担事的铁肩膀和能成事的真本领,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自找苦吃”,是一种勇敢的心态、努力的状态和奋进的姿态。新时代中国青年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一代。无论是扎根广袤田野,用汗水和赤诚践行诺言的驻村第一书记,还是常年戍边守防热血忠诚的“90后”、“00后”官兵,抢险救灾冲锋在前的青年突击队;无论是拥抱星辰大海、逐梦科技强国的年轻航天队伍,还是竞技场上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敢于胜利的运动健儿……广大中国青年不怕苦、不畏难,在“自找苦吃”中壮筋骨、长才干,在热气腾腾的社会实践中绽放青春芳华,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砥砺“自找苦吃”的精气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增长才干、成就自我、奉献青春力量。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雪睿


 电子报链接: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3-09/16/c_1129862559.htm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