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媒体师大

正文字体:

【广西日报】特别报道关注我校马院贯彻落实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精神、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院办 日期:2022-03-20 点击:1445

2022年3月17日,《广西日报》以《高质量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广西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谈话精神3周年综述》为题,报道指出广西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办好的经验及成果。其中特别指出: “广西师范大学召集思政课结对共建群6个单位开展教学交流研讨”;“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37家)”及“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等,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全国重点马院建设、推动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成果。


学校党委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以及办好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举全校之力以改革创新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持续加强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成为加强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制定出台《广西师范大学关于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方案》和《中共广西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方案》,构建了学校党委书记亲自直接联系马院、校党委专职副书记主管马院工作、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任马院院长的学院领导体制,真正使马院实现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独立建制11年来,在打造区域性民族性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一流高校新型智库上做出了新贡献,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0多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0多项,其他省部级项目70多项,获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40多项,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10余项成果被国家领导人和省部级领导批示及党政部门采纳,2019年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共建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经成为“人文强桂”战略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支撑学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对接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百色革命老区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等战略,围绕中国—东盟战略合作关系、“一带一路”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问题,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特色凝练,马论学科在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论学科获B+档,排名进入全国前20%,广西最好成绩;2018年被确定为广西一流学科,获广西人民政府每年900万元的建设经费投入;依托雄厚的学科实力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的支撑,新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基地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辐射帮扶了广西医科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获得马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带动支持了本校教育学、世界史学科获批一级博士点,充分发挥了学科发展孵化器作用;招收越南、老挝、吉尔吉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9名(已毕业3人),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化人才。2021年,在第一轮广西一流学科建设终期评估中获“A”等级,在软科马论学科排名位列第16位、跻身全国前5%(广西唯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成为广西师范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和立德树人的“灵魂课程”。制定出台《广西师范大学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广西师范大学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思政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思政课育人格局。实施领雁、独秀、育才、叠彩四大人才工程,按照1:350师生比要求配足配齐思政课教师,在广西高校率先做到思政课教师专项岗位绩效每人2000元足额全部发放到位;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开足开齐思政课,获批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和教育部“联学联讲联研”活动示范“金课”3门;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广西一流本科课程3门、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1-2022年排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第14位,进入全国前5-10%。成立广西首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牵头推进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层级集群结对共建,编撰出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理论与实践》系列丛书(10卷本),为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贡献广西师大智慧,发挥了全国重点马院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下一步,马院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理论教育、理论研究、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理论宣传、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重要影响力、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现将报道转载分享。


高质量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广西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3周年综述


2021年6月6日,广西师范大学召集思政课结对共建群6个单位开展教学交流研讨。

2022年1月3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虚拟仿真教学体验中心给学生上思政课。

2021年5月26日,广西艺术学院上演“经典铸艺魂,颂歌献给党”情景思政课。

2021年5月20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给学生上党史课。

2021年7月29日,广西大学思政课教师参加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并获部属正高组“教学活动创新奖、教学学术创新奖”以及部属正高组个人二等奖。

2021年5月9日,广西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骨干教师培训研修基地(南宁师范大学)举办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广西深入贯彻落实座谈会精神,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制定成套政策举措、提供有力资源保障、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等,有效促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近期调查显示,广西高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达到94.6%,比2018年底提高了10.3个百分点,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不断凸显。


1 加强顶层设计 形成思政课建设坚实梁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


建立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定期研究思政课建设制度。2019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行系统谋划,研究重大事项,解决关键问题,完善工作格局,强化保障支持。


建立自治区领导同志联系高校制度。2019年以来,我区确定每位自治区省级党员领导同志定点联系一所高校,每年至少到高校开展调研一次并作思想政治教育报告。


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制度。2019年以来,自治区领导和设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区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到高校上讲台300多人次,用“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进一步压实了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抓思政课、讲听思政课形成制度。2019年以来,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听思政课超过3000人次。


2019年,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采取15条举措,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工作方案》《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实施细则》等系列配套文件,思政课建设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政策供给更加有力。


健全思政课教学巡察机制,安排专家每年至少一次到各高校巡察,做到年度巡察全覆盖,了解思政课建设的新经验新进展,分析存在问题,进行精准指导,将党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思政课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经费师资齐落实,思政课建设有保障。2019年以来,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近7000万元专项经费开展高校思政课相关项目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政课教师系列培训、思政课集群结对共建等项目,推动了全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各高校按照国家标准提取生均专项经费超过1亿元,用于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2 坚持守正创新 思政课教学改革亮点纷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根据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的部署,我区制定出台《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层级集群结对共建大行动”实施方案》,统筹高校区位分布、校际交流等因素,分研究生、本科、高职三个层次设立16个思政课结对共建群。每个共建群由一所思政课建设基础较好的高校牵头,采取一拖四或五的形式,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覆盖全区高校的“思政课多层级结对共建”大行动。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我区印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教学要点,组织编写出版《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等思政课地方教材,向师生宣传我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就。遴选认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课300堂,组织开展3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认定“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作品类优秀作品70件、“我心中的微电影”作品类优秀作品58部,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刻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


创新教育模式,打造系列精品。20项思政课教学改革任务在全区85所高校有序推进。遴选认定“四史”类思政课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优秀成果200项、“思政课战疫小课堂”189堂、思政课优秀教学案例415个,思政课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组织全区大学生集中收看教育部组织开展的“抗疫”“四史”“9·18”“奥运”主题“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活动,参加人数超过180万人次。2019年以来,共有23项思政课教学改革成果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11项。2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国同类课程只有14个单位入选)。


广西高校树立“大思政课”思维,坚持“三个下功夫”,深挖红色资源,引导大学生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融入课程教材上下功夫,通过用红色资源擦亮思政选修课底色、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材讲义编写,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大思政课”入脑入心。在融入校园文化上下功夫,通过开展校园红色主题活动、创作校园红色文艺作品、建设校园红色文化景观、营造校园红色网络氛围,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大思政课”出彩出新。在融入社会实践上下功夫,通过打造红色研学品牌、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举办红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大思政课”走深走实。


2019年以来,举办了4期全区大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暨集体备课会,参训人数超过500人次。2021年1月,广西成立第一届全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推动在同一地域内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听课评课、教研交流、集体备课等常态化工作机制。


广西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出彩出新。南宁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大思政课”建设,深化了“大思政课”教学综合改革,探索形成了全时空教学、全过程互动、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课”三三制教学模式,获得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导师联合起来,实现协同育人;打造“思政+专业”的移动式思政课堂,实现修德强技相结合;构建校内外、课内外“双轨”体系,实现全方位育人,形成“三师协同·双课融合·两轨并进·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模式,获自治区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广西艺术学院率先在区内外探索了“红色文化+艺术形式+思政课内容”新颖教学模式,牵头申报的《红色赋能 艺术传承——广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与实践》获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凝心聚力,奋力发展,广西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3年来,全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由36家发展到52家。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重点建设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2所全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重点支持建设5所全区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支持25所全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经过多年的共建,建成了一批国家级平台。如,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37家),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基地,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效显著。2019年以来,我区深入实施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共安排7300万元专项经费,重点支持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百色学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发展。广西医科大学新增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全区共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


3 拿出实招硬招 思政课教师队伍提质增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区着力培养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3年来,经过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和各高校的不懈努力,全区高校思政课教师数量大幅增加,专任教师师生比已达到国家标准。截至目前,登记在库的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总数4575人,比2018年底增加了2468人。其中,专职教师3818人,比2018年底增加了2533人。


2019年以来,我区实施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专项经费,共遴选领军人物11名、卓越人才32名、骨干教师306名,分别给予领军人物每人每年22.5万元、卓越人才每人每年15万元、骨干教师每人每年3万元的教学科研补助,打造思政课教师的精锐方阵,带动提升了队伍的整体水平。设立4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2019年以来,共组织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58期,培训人数超20000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能力。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每年开展自治区、校两级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暨“精彩一课”评选,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单独开辟思政课赛道,组织教师参加粤桂琼赣滇五省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每年大约有400人次参加各种思政课相关比赛。2019年以来,广西涌现出一批思政课领军人才和业务骨干:1人获得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入选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计划”,1人获得“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项目,1人获得“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项目,1人获得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奖励基金,21人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评选中获奖(其中4人获得特等奖),2人入选2021—2025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个思政课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重大。广西将再接再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报道链接:http://gxrb.gxrb.com.cn/html/2022-03/17/node_10.htm


报道截图: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