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命科学学院在盐藻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调控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The responses of two genes encoding phytoene synthase (Psy) and phytoene desaturase (Pds) to nitrogen limitation and salinity up-shock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carotenogenesis in Dunaliella parva”为题在线发表于Elsevier出版集团旗下的藻类专业性科学期刊Algal Research-Biomass Biofuels and Bioproducts上(近三年IF=4.567,SCI二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均为生命科学学院尚常花博士。
该研究以盐振荡胁迫条件下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GGPS mRNA水平变化趋势不一致的现象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是否还有其它的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参与了类胡萝卜素合成的调控。研究从盐藻Dunaliella parva中克隆了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另外两个重要的基因,它们分别编码phytoene synthase (Psy)和phytoene desaturase (Pds),验证了这两个基因的功能,研究了在盐振荡和氮限制两种藻类常见的胁迫条件下Psy和Pds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同时该研究还发现了Psy和Pds基因在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盐振荡条件下Psy和Pds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首先降低然后升高。在氮限制条件下Pds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同时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
该研究为进一步理解在盐振荡和氮限制条件下Psy和Pds基因的响应机制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将来对盐藻Dunaliella parva进行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方面的改造,以进一步提高盐藻的类胡萝卜素产量。
原文在线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926417303934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