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花山岩画与骆越文化研究,推进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服务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日前,“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我校文学院与合作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共同举办了“花山岩画与骆越文化研讨会”,并开展了联合调研。“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胡大雷教授、常务副主任杨树喆教授、骨干专家张利群教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校长韦永恒教授,崇左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黄德世副主席及宁明县委宣传部、凭祥市委宣传部、龙州县委宣传部等部门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及联合调研活动。
“花山岩画与骆越文化研讨会”于2016年1月24日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花山岩画与百越文明及骆越文化的关系、花山岩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花山岩画所涉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我校文学院胡大雷教授指出,花山岩画研究必须要有大视野,不能就岩画研究岩画,可从不同专业角度切入,同时需与国家需求、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开展研究;张利群教授认为,对花山岩画的研究要从骆越文化与百越文明的角度突破,需跨学科、跨专业、跨区域协同研究,同时认为花山岩画研究与“一路一带”文化交流、文化安全密切相关;杨树喆教授指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作为“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协同单位之一,重点任务是协同开展花山岩画研究,并对如何开展协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陈小燕教授认为,要从传统的研究领域挖掘新的学术增长点,必须提升研究境界,站在国家文化安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高度开展花山岩画与骆越文化研究,同时要注重研究视角的创新。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崇左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全面介绍了他们已有的相关前期成果,并围绕花山岩画研究的新视角、花山岩画符号与纹身的关系、花山岩画消失的原因等问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新见解。
会后,调研组一行还对棉江花山岩画、耀达村及明江花山岩画、上金及花山村岩画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当地民间历史文化研究者深入交流、取经,全面深入了解左江流域岩画群地区自然人文生态状况,获取丰富的一手调研材料。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通过深入研讨和扎实的联合调研,大大增进了学者们的学术交流,开阔了学术视野,对花山岩画与骆越文化研究的视角、思路及重点问题有了更为明晰的认识,对加强彼此间的协同合作、进一步深化花山岩画与骆越文化研究、推进“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步伐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文学院 唐迎欣
发布单位:文学院
“花山岩画与骆越文化研讨会”现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巫山/摄)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