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我校第一批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在育才校区召开。副校长钟瑞添,15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含培育建设单位,后简称“中心”)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各依托建设学院负责人,科技处及社科处、广西文科中心负责人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钟瑞添主持。
会议组织校外专家对15个中心进行了中期考核评估。各中心就组建以来与协同单位之间开展的各项合作建设工作,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改革进展;以及建设经费的使用情况,下一步建设发展设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了汇报。
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后,对各中心逐个进行了提问与点评,并为各中心的发展建设进行“把脉”。专家组认为在各中心启动建设的一年多时间里,在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作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明显不足: 一是各中心对“协同创新”的内涵理解不透彻,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与研究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团队建设相混淆的现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仍在沿袭传统的科研合作模式 ;二是协同合作力度不够,一些本应协同的单位未能实现协同,联合攻关能力较弱。专家建议今后中心的建设应加强需求导向,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面向国家、区域及行业发展进一步整合校内各学院乃至区内外相关研究力量,聚焦问题,积聚各创新资源,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发挥高校新型智库的作用和功能,提高中心的经费投入产出比。
副校长钟瑞添总结指出,会议的召开,让各中心聚集一堂,有机会共同探讨如何创新协同创新中心的体制机制,推动各中心的发展。他表示,学校将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合并建设的方式,保留10个左右协同创新中心。同时,要进一步增加经费投入,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政策项目引导,加强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政协同、高校同科研机构的协同。推进各协同体之间的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聚集创新要素,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并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中心协同育人的作用,为广西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作 者:科技处 社科处
发布单位:科技处 社科处
钟瑞添副校长在会上进行总结发言
,会议现场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