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全媒体  独秀之声

正文字体:

20161027 大学生论坛节目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 日期:2016-11-15 点击:704

新华网评:走好改革“新长征”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西北地区会师,震惊中外的长征宣告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披荆斩棘、历经艰险,用勇气和智慧划出了一道最美的“地球的红飘带”。

  “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在长征结束后不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就以动人的笔触,描述了这次意义非凡的伟大壮举。

  今年是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时光的逝去并没有黯淡历史,反倒更使其熠熠生辉。长征永远在路上。虽然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但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在当下,“新长征”就是要继续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长征”意味着传承,是历史的接力棒。80年前的伟大行军,目的就是为了国富民强,为的是中华民族能够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今的“新长征”,目的同样在于为国家之强盛和人民之富裕。“新长征”之路,就是追寻继承前人的卓绝丰碑,瞄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扎实的工作和艰苦的奋斗来完成一脉相承的任务。

  “新长征”也意味着革新,是时代的承载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长征”指向的是更为深刻的全面变革,其任务的艰巨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古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在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之时,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内外部环境纷繁复杂、机遇和风险交相出现。这就需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状态,保持政治定力,既不为成绩沾沾自喜,也不因困难惴惴不安,以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的勇气和决心坚决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夺取“新长征”的最终胜利。

  红军不怕远征难,勇毅方能克时艰。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的各种挑战,是完成又一次伟大壮举必须面对和战胜的。更何况,我们已经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应该有着更强的动力和信心来攻坚克难,应该擎起改革的大旗,用改革的成效来回应挑战。

  红色追寻,不忘初心。初心不忘,国富民强。80年来,长征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奋勇向前。无论是当年的长征还是改革“新长征”,红色气质和精神基因都没有变。唯有始终铭记责任使命,才能走好改革“新长征”,才能不辜负这个日新月异的大时代。


女排精神:推动民族复兴的英雄基因

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以出色的表现,生动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为祖国争了光,为民族争了气,为奥运增了辉,为人生添了彩,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全世界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特别令人振奋的是,中国女排以荡气回肠的完美逆袭,为祖国赢得一枚弥足珍贵的金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参加里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时指出的,“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充分展现了女排精神,全国人民都很振奋”。中国女排以高昂的斗志、顽强的作风、精湛的技能和敢于争第一、敢于挑战和超越自我的行动,诠释和刷新了“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引发了一场触及国人灵魂的精神洗礼,有力地弘扬了中国精神。在国家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尤其需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中国女排,是世界体坛不断创造奇迹的一支劲旅。从20世纪80年代的“五连冠”到如今再度夺取奥运冠军,35年来,中国女排团结奋进、勇于拼搏、永不放弃,不断用行动诠释和丰富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伟大时代精神结合而成的女排精神。多年来,尽管女排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女排精神一直在激励着这支队伍成长成熟,向新的胜利目标奋进。

  铸就从弱到强传奇的精神瑰宝。每一个世界冠军都要经历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国女排也不例外。走向冠军的历程锻造了女排精神,而日益成熟的女排精神又引领着女排的成长。20世纪60年代,中国乒乓球运动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排球运动却没有多大起色。在党中央的重视、关怀和指导下,中国女排引入“魔鬼式”训练法,注重严格要求、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开掘出女排精神最初的源头。此后,女排在艰苦训练中不断砥砺精神,增强问鼎世界冠军的实力和勇气,到1981年,中国女排终于夺冠!从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创下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也创造了我国大球夺冠的奇迹。

  铸就再度崛起传奇的精神瑰宝。世界体坛竞争激烈,没有永远的冠军。从1986年到2003年,中国女排有17年时间与世界冠军无缘。

  然而,无论处在波峰还是在波谷,女排精神永在!正如郎平所言:“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这种筚路蓝缕的努力过程,其间有高低起伏,有质疑诘难……然而,这一切也砥砺着中国女排更加成熟。她们没有被挫折吓倒,在扎扎实实的拼搏奋斗中不断积蓄着取胜的实力。终于,在去年的世界杯和今年的奥运会上,她们用冠军证明了这种努力的价值,也证明了女排精神永在!

铸就绝地反击传奇的精神瑰宝。体育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够激发人类挑战生理极限和精神潜能。劣势甚至绝境,往往更能激发勇敢者闯关夺隘的斗志。这次奥运会,中国女排被分到“死亡之组”,从“死亡之组”出线后又对阵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巴西队。人们普遍认为,这场比赛获胜的概率不高。然而,中国女排却成功“逆袭”,硬是凭着一股顽强精神战胜对手。这一切,让人们在心潮澎湃、血脉贲张中深切体验到了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不仅是中国体育精神的高度凝练,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1981年,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决赛夺冠后,太原机械学院全体师生送来了“振兴中华”的大匾。从那以来,女排精神就超越了摘金夺银的意义,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究其根源,正在于女排精神深刻蕴含着推动民族复兴的英雄基因。

  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没有私心杂念、敢于牺牲的人,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在各种困难挑战面前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集中精力迎难而上、勇闯难关。在这次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够实现大逆转,就是因为她们战胜了执着于冠军的杂念。尤其是主教练郎平,之所以能够面对巨大压力和空前“险境”,指挥若定,就是因为有不计得失敢于拼搏的无私心境!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培养这种为实现国家、民族利益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

  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2014年3月,郎平曾在文章中写道:“在我的字典里,‘女排精神’包含着很多层意思。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精神。女排当年是从低谷处向上攀登,没有多少值得借鉴的经验,但是在困难的时候,大家总能够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执教中国女排,郎平用上了团队协作的法宝:将国际化、专业化的团队合作转化为“大国家队”训练模式;征战里约奥运,郎平仍然巧妙运用团队协作的法宝:用老队员稳军心,用新队员打拼杀,12名队员轮番上场,人人都是主力。女排背后的大团队也形成了支持女排的强大正能量,各种专业人才形成了托举女排高峰的巍巍高原。推进民族复兴,我们更要万众一心,人尽其力,凝聚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中国女排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史。从白手起家到铸就辉煌,靠的是艰苦创业;从低谷再到巅峰,靠的仍然是艰苦创业。在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物资匮乏的年代,她们利用最为简陋的条件开展“魔鬼训练”,即使摔得遍体鳞伤也含泪坚持;远赴里约征战,主办方提供的训练场地和时间条件不能满足中国队需要,她们就自己联系了位于贫民窟附近的场地加练……主教练郎平,在屡获世界冠军后不愿躺在功劳簿上享受。这样的艰苦创业精神,在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新长征中永不过时!

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2014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第22届冬奥会的中国运动员代表时深刻指出:“重大赛事最令人感动的未必是夺金牌,而是体现奥运精神。这正是中国人讲的自强不息。”30多年来,中国女排前进的道路上有辉煌也有挫折,但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中国女排一直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处顺境就自强不息增创更大优势,处逆境则自强不息化劣势为优势,从不怨天尤人,始终以顽强拼搏精神带给人们感动与鼓舞。即使是面对最强大的对手,她们也毫无惧色,一球一球拼、一分一分顶,直到比赛的最后一刻!在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尤其需要弘扬这种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也只有这种精神才能保证我们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接力赛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现在,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但前进道路仍然充满风险和挑战。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使之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在弘扬女排精神中增强推进民族复兴的战略定力。郎平这样解读女排精神,“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这种坚定的眼神,是中国女排向胜利进军的战略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其需要这种战略定力。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既要坚定“中国自信”,也必须直面国家由大向强“关键一跃”面临的巨大战略阻遏和战略反冲。中华民族要想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唯有不怕挫折和打击。我们要从女排精神中汲取力量,顶住压力、冲破阻力,坚定信心、勇毅笃行,不忘初心、不懈奋斗,向着伟大目标迈进。

  在弘扬女排精神中增强推进民族复兴的闯关实力。中国女排登顶里约奥运,是一步步闯关夺隘拼出来的。同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遇到的难题也在逐步升级,这对我们闯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跨越“修昔底德陷阱”,需要我们去闯;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需要我们去闯;如何跨越“塔西佗陷阱”,还需要我们去闯……我们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以咬牙顶住的恒劲、一分一分争的韧劲、不畏强敌的拼劲,坚持不懈,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强大闯关实力奔向中国梦的光明未来。

  在弘扬女排精神中增强推进民族复兴的创新活力。再强大的精神,也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尤其是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女排精神内在蕴含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近年来,女排大胆借鉴国际体育管理经验,创新管理体制、队员选拔机制和训练模式,以科学精神强化拼搏精神,丰富了“女排精神”的内涵,这也成为里约之行取得辉煌战绩的重要法宝。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必须进一步弘扬创新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勇于突破体制机制瓶颈制约;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更加自觉地推进各个领域创新。

  在弘扬女排精神中汇聚推进民族复兴的整体合力。几十年来,中国女排始终注重通过紧密团结、协调配合来增强团队整体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的梦想,而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追求;中国梦的实现,不是成就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而是造福全体中国人民。这就要求我们,在追梦征程中必须大力弘扬女排精神,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千钧合力。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实践中!


人民日报三问高等教育:今天大学培养的人才合格吗?

如今,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仍不均衡、整体质量仍不够高,还不能高质量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正视挑战与不足,寻找有效的改革之道,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从今天起,本报将连续推出一组报道,直面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难点与痛点,力求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启迪思考、引发讨论、提供借鉴。

网络可以解决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问题,大学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

我们的大学是否足够关注每一位学生,真正关注他的品格、兴趣和潜质?

为什么今天培养的学生似乎什么都懂,但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又略显不足?

不久前,江苏省苏州市,西交利物浦大学举行的2016高等教育创新年会上,多位学者指出了当前大学人才培养中的种种问题。

育人为本,人才培养是大学若干功能中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面临哪些困难与挑战?

 

大学招生是否依然在从招冷冰冰的分活生生的人之间步履维艰?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部分高校招生是受到争议和批评的。质疑主要体现在:招生是否足够公平公正,尤其是自主选拔是否沦为腐败滋生的土壤;招生何时不再成为大学掐尖的战场;招生选拔是否足够科学,大学能否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选拔到在特长、兴趣方面适合学校的人才等。

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的生源,大学招生作为整个人才培养链条的第一道环节,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回应质疑,破解上述难题,让大学招生驶入科学轨道,是高等教育改革探索的重要方向。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为大学招生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的举措,让扭转唯分数论、关注考生个性化培养有望成为可能。今年,包括清华、北大、复旦等高校又在浙江试行三位一体招生,这都使得从招收冷冰冰的分真正提升为招收活生生的人增加了可能性。当然,如何进一步提升考察和选拔人才的能力,确保整个选拔环节的科学公正,对大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招生环节是否已经和培养环节有效对接,成为有机整体?

一直以来,对大学招生诟病较多的一点是,大学似乎在招生环节使出了洪荒之力,却在后续培养环节中后劲不足。对此,有专家直言不讳:当前,我国高校的招生环节和培养环节尚未成为有机整体。国内很多优秀大学都缺乏对本科教育的重视和对学生的关注。把高考状元一网打尽,然后自生自灭的现状让人心痛。还有专家指出,招到多少高分考生是显性的,关乎学校颜面,而把学生招来后培养质量如何却是隐性的,因此高校重视不够。

事实上,招生与人才培养理应密不可分。招到不同潜质、不同特长的学生,大学应该有相应的教学方案与之配套;反之,学校设计了不同培养方案,也需要在招生环节进行个性化推荐。期待高校招生能更加用心,力争对每个招来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高质量培养。


为什么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总是被批评好奇心、想象力与批判思维不够?

现在的学生聪明、视野开阔,接受新生事物快,但科研创新的动力却明显不足。日前,记者在采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超时,这位长期工作在我国航空航天科研一线的学者不无忧虑。

创新动力不足,最重要的原因是对科研的兴趣与好奇心不足。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激情般地好奇。爱因斯坦的话耳熟能详。10年前,4位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到清华理学院与清华学生座谈,当问到什么是科学发明最重要的要素时,他们没有选择基础扎实、数学好,甚至没有选择勤奋、努力,而是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兴趣与好奇心。

但遗憾的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现状是,受教育越多,好奇心和想象力越少。由此来看,正是教育把人先天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扼杀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谈道。

一流成果的取得建立在对问题持续关注和默默坚持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基础研究中,一个问题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足够的兴趣与强大的好奇心难以坚持。

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所学,是高等教育承担的使命。

 

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否足够优化,真正适应未来人才的需要?

 

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究竟如何?能否称得上一流人才,是否能适应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之后,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其实,早在几年前,部分高校负责人就已经深刻认识到,当前一流人才的培养定位与往日不同,需要重新设计和调整。比如,我们培养的人才对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对颠覆性的学术研究和技术突破不愿或不敢投入,对今后几十年社会的发展变革趋势还缺乏清晰认知。必须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使得学生能够跨越国籍和文化背景、站在世界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在工具性知识越来越多的当代社会,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未来成长最重要的价值和能力,避免成才目标的功利化与庸俗化;人才均值不低,但方差较小,必须要在个性发展上设计路径……

现在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为当下服务,缺乏独立的见解和思考,不自觉地把学生当成教育生产线上的产品,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认为,通过教育去引领学生面向未来的科技和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要应对的挑战。

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提升大学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真正关注学生个性,需要让优秀教师回归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完善课程设置,需要更客观理性地推动通识教育等。虽然前路依然很长,但未来值得期待。


大学是否学会了用严出制度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近日一则新闻引发关注。南京林业大学已陆续对几十名学生作出退学处理。学校对于学业无法达到要求的学生依法依规进行退学处理,本为常理,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在我国此前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评价和淘汰机制。

如何扭转?记者得知,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强化了对学生的考核和过程性评价,不仅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做出较高要求,还对整个受教育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比如,在博士生学习中段进行中期考核,强化对本科生各学习阶段的考核要求等。

严出倒逼人才培养质量,虽然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阻力,但这是中国高校逐渐成熟起来的必由之路。


大学究竟该对学生考察什么,知识、素质还是能力?

评价是标准,也是指挥棒和风向标。越来越多学者认识到,目前高校的整体评价体系不利于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那么,应当如何改变目前的评价体系与导向?

应当肯定的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正在优化,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谈到,从国家为本转为以人为本,从应试教育转为重视人格养成、综合素质,从学科中心、知识本位转为能力本位,都是重要进步。而且,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教育观也为越来越多高校接受。

素质和能力该如何考察?记者了解到,已有部分高校探索用毕业设计代替毕业论文,还有部分高校要求毕业论文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当然,这只是迈出了优化评价模式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正如北大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所说,经过4年本科培养,学生是否达到了毕业要求?从表面看,符合要求的学生才能毕业,但细究毕业标准问题,很多大学管理者、教师也答不上来。我国高校要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最后的收成要心里有数,不能开完毕业典礼、学生找到工作就了事,而要扎扎实实做好最基础的工作。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