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中文网】报道我校学子深入广西南宁、崇左以及越南谅山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03-12浏览:11

近日,中国日报网报道我校学子深入广西南宁、崇左以及越南谅山等地开展社会调研事迹。1月19日—23日,广西师范大学“岩语越南·花山智行团”赴广西南宁、崇左以及越南谅山等地开启了为期五天的实地调研,旨在挖掘花山岩画核心区旅游资源,探寻中越友好发展的新契机。

现分享转载如下:

赭红岩画续华章,中越文旅谱新航——广西师大学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文化交流与旅游发展成为推动各国友好往来的重要力量。近日在中国的西南边陲,有一群年轻人正在用他们的行动,为古老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旅游的融合开辟新的道路。2025 年 1 月 19 日至 23 日,广西师范大学“岩语越南·花山智行团”赴广西南宁、崇左以及越南谅山等地开启了为期五天的实地调研,旨在挖掘花山岩画核心区旅游资源,探寻中越友好发展的新契机。


走进文博展馆,探秘岩画奥妙

1月19日,实践团的第一站来到了广西民族博物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在这里,古老的花山岩画不再是书本上晦涩的文字,而是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以及先进的数字化展览技术,鲜活地呈现在成员们眼前。借助 VR 技术,他们仿若亲临左江两岸,感受岩画历经千年风雨的独特魅力。这一系列体验,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古老文化的传承不再是难题,如何将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成为他们思考的关键。


深入花山腹地,寻觅文化瑰宝

次日,实践团踏入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开启了一场与本土文化的深度对话。在游客中心,壮族天琴那悠扬的旋律吸引了众人。然而,宁明花山壮族天琴队队员周老师的一番话,让大家意识到非遗传承的严峻现状——年轻人参与度低。不过,游客中心为天琴传承提供的新平台,也让团队看到了希望。成员们亲身体验天琴弹奏,立志要成为本土文化故事的讲述者。


当天下午,团队来到花山靓货粤桂协作中心。这里,宁明县与江门新会的合作成果显著,琳琅满目的特色产品和文创产品,以及备受欢迎的越南特色商品,展示了区域合作的活力。负责人介绍,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让宁明县在商品流通和文化交流方面占据先机,这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更促进了文化的多元融合。


1月22日,团队搭乘游船近距离观赏花山岩画。每一处赭红色图画都蕴含着骆越先民生活的深厚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岩画的穿越千年的独特魅力和保护好、宣传好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无限责任。随后,团队成员来到了花山岩画对岸的耀达村,村内准备了花山舞、竹竿舞等体验型演出,村民们在一旁的长廊卖起了当地特色小吃。据导游介绍,将景区游览路线停靠在周边村庄的举措,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丰富了游客体验。


探寻谅山胜境,感受异国人文

1月23日,团队成员先后探访了三清洞、同登国际联运火车站以及同登灵寺等多个知名景区,亲身感受了越南丰富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每一处景点都以其独特的魅力,给团队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返程途中,团队成员与导游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访谈。他们详细了解了越南景区建设的现状、游客偏好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并就跨境旅游相关政策、线路设置背后的逻辑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此次访谈,团队成员不仅增进了对越南旅游市场的了解,还为中越跨境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此次实践活动,“岩语越南・花山智行团” 不仅深入了解了中越两国的文化与旅游资源,更在探索中发现了花山岩画在促进中越友好往来方面的巨大潜力。团队成员表示,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队伍中,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让跨境旅游成为连接中越两国人民友谊的崭新桥梁。(文/张卓禧 高仪琳 卢晨馨 图/黄清怡 成方伊)


报道链接:https://cnews.chinadaily.com.cn/a/202502/13/WS67adab77a310be53ce3f5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