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视点  师大人物

正文字体:

【榜样的力量】陈志刚:​仁韧相济育桃李 立德树人谱华章



来源:新闻网 作者: 日期:2021-09-18 点击:1267

仁韧相济育桃李  立德树人谱华章

——我心目中的“四有好老师”广西教学名师陈志刚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扎根学科教学法研究一线默默奉献32载,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潜心育人,教育教学硕果累累的高校名师,陈志刚老师用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教育实践生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真正内涵。


我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陈志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桃李香自授业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做到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的“四个相统一”。陈志刚老师常常以此作为奋斗目标,他坚信“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为了教好学生,他坚持不断更新思想,力争走在历史教学研究的前沿,跟上新时代发展趋势,不负教书育人、学术引领的使命。在学生们的口中,陈志刚老师是一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四个相统一”的名副其实的“四有”好老师。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陈志刚老师的专业成长中也遇到很多挫折和困惑,是门槛也是磨砺。他通过不断增大阅读量,逐渐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发展脉络清晰起来,随着思路逐渐清晰,当初的困惑逐渐明朗,由衷感受到理论的价值。他在给学生们教学时常常反复提及这一句话,“理论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的地方,俯视教学中诸多现象,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他通过自身不断积累,秉承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夯实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陈志刚老师在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方面反对闭门造车,主张开放交流,他十分关注一线教学现状,利用一切机会与一线教师密切沟通交流。陈志刚老师始终保持学术研究与一线实践紧密相连,坚持学术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他深入中学一线教学中,与师生交流对话,传递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引领师生了解国家最新的教育指导思想;同时,及时掌握一线师生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研究,形成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陈志刚老师利用广西高中课程改革历史学科组组长身份,多次去广西各地调研,践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育理念。他在教学科研领域一直秉持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始终以常教常新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他多次被评为学校和广西“教学名师”,全国第六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先后荣获广西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广西首届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等诸多荣誉。


言传身教先垂范 春雨润物细无声


陈志刚坚持教师的德和才是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途径,教师个人的言行是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滋养。他没有过多地将对学生的要求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用“言传身教先垂范,春雨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方式,告诉学生们“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对学生们学术研究和道德修养严格要求的同时,他对学生们说的最多的是“扎实的专业基础固然非常重要,但拥有博大的胸怀、昂扬奋进的精神、不忘立德树人初心,更加难能可贵”。


我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陈志刚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陈志刚老师是一位对学生关怀备至的老师,他本人从阅读反思积累中收获颇多,因此也殷切希望学生们能够尽早认识到这一点。2014级历史学师范专业的张春桐忆起与陈志刚老师相识的第一堂课,他深入浅出地讲授各种理论知识,告诉大家“教好历史学科不是件容易事,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首先你们这些未来的人民教师需要拥有一桶水,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多读书、多积累!”陈志刚老师常常把“多读书”三个字挂在嘴边,不厌其烦引导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将一些电子书资源推荐给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围绕各自所读书目,与学生们展开交流。在课堂上,陈志刚老师常用新颖而深刻的观点直击人心,例如,探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思考打破课程论和教学论简单拼盘的窠臼,重新审视凯洛夫教学模式,摒弃知识本位、教师主导的课堂,重新定位教师的功能,促使历史教学服务于学习者的需要,如何发挥历史教学育人的作用等等。学生们评价说:“如果说初次听陈志刚老师的课,是一次深刻的洗礼,而后的学习,可以说是‘惊涛骇浪’,新旧理论碰撞,从疑虑到思索再到拨云见日,只有全神贯注才能跟得上他的节奏。陈志刚老师用实际行动和扎实的功底,鼓舞我们多积累、多反思,厚积薄发。”


陈志刚老师注重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适应当代学生思维和精神更加独立开放的特点,引导学生不要一味盲目附和教师,而应聚焦学习面临的问题与内容进行思考。同时,他的人格魅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学习的态度和热情。他的言谈举止、语调语气、待人接物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来的精神力量,时刻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传递正能量。2018级历史学本科生欧阳懿泉回忆道,“在陈老师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堂上,陈老师总会拿出一个本子认真记录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呈现效果,甚至是学生们在讲台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后便是春风化雨般的点评。在老师具体生动的阐述说明和深入浅出地分析解读中,学生们都收获满满”。2017级学科教学研究生李佼玲说,“老师平日里低调内敛,每次给同学们上课他总会提前到教室,待学生入座后,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学。在课堂中,老师总是精神抖擞、踔厉风发,讲到动情之处,会随手掏出新版课标,随即提问,朝气蓬勃,俨然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学生们都说,陈志刚老师对自己一生所爱的教育事业、研究领域,倾注了百分百的热情和专注,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他的亲身示范,榜样力量让学生们从心生敬佩,春风化雨般的让学生们沉下心来潜心学习。


名师出高徒 赛场定乾坤


陈志刚老师在指导本科师范生、学科教学研究生参加各种省赛、国赛活动中,认真负责,刻苦训练。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这句话充分体现在陈志刚老师身上,他就像会神奇的魔术师一般,总能把学生从恐惧上讲台、语言表达蹩脚、教学设计古板守旧的状态,最终变为在比赛场上落落大方、表达流利、沉稳有序、内容新颖的选手,并能收获不错的结果,拔得头筹。要说这“神奇的魔法”是什么?或许就是陈志刚老师指导有方、细致入微且不厌其烦带领学生所经历的各种训练。


2012级本科生周珂在这一点上深有感触,她回忆到:“在比赛前的两个月里,陈老师对我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设计进行了非常详尽的指导。老师教给我的除了方法,还有态度。在比赛之前我想我是十足的‘懒癌拖延症患者’,在训练的过程中我经常拖到很晚才把自己的稿件发给老师。让我没想到的是,老师深夜仍在工作,不管多晚,他发还给我的修改意见总是细节到PPT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使用。无论多忙,都会抽时间要我和其他参赛同学一起当面演示,并且及时给出指导意见。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感受到师者的责任,我会暗暗告诉自己我以后也要做这样认真的老师。当时所学仍延用至今。”   


陈志刚教授出席“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专题讲座


在他的悉心培养和教育指导下,本科生们多次在全国高等学校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收获一、二等奖,在2020年教育部“中小学(中职)历史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举办的首届“精彩一课”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广西区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中荣获多个一、二等奖,硕士生们连续5年在国家教指委总共举办5届的全国高校历史学科教学教育硕士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近10项,他本人也连续5年被评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在学生心目中,陈志刚老师是大家赛前的“定心丸”,发挥着“定海神针”般的作用。“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个属于研究生教学技能检验的盛会,从前期反反复复的训练,到抽题结束后,陈老师陪在我们身边,为我们准备好咖啡,坐在电脑桌前陪我们熬夜,探讨教学设计和课堂呈现,不断给我们打气,安抚我们紧张的情绪。这一切都在评委老师宣布‘一等奖:广西师范大学卜书雅’的话音中升华。”2018级学科教学研究生卜书雅结束比赛后有感而发。


陈志刚老师耐心指导论文的精神,每一条修改意见,每一次交流,深深感动着每一个学生。他每年都要指导多篇本、硕论文,工作量非常大。即便如此,陈志刚老师面对各种情况的学生和水平层次不齐的论文时,总是秉持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一丝不苟、耐心细致提出宝贵的修改指导意见,帮助学生一遍遍修改论文至最终成型。期间,陈志刚老师在大到选题,构思论文框架,再到初稿以及最后的定稿,小到论文中的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的修改,甚至是标点符号的修改,都精心推敲,认真地指导。2016级非全日制研究生魏建吉回忆说:“2018年底,我产后心情不好,一度想放弃学业。刚开始不敢告诉老师,怕老师笑话。考虑再三,我告诉了老师。陈志刚老师并没有笑话我,而是对我说:‘这是正常情况,很多人都会有的,多看看相声,让自己高兴起来。你现在所经历的都会过去的。’在老师的激励下,我有了力量、希望。在具体写作论文中,写到一万多字时感觉坚持不下去了,又想放弃。老师说:‘论文是改出来的,先完成再完善。’论文最终经过了老师无数次的指导,从框架的修改,格式的规范,文本的雕琢,经过一年多时间,最终拨开云雾,顺利毕业。”在学生经历纠结、迷茫甚至是自我怀疑的时候,陈志刚老师总能及时察觉,并给予鼓励。“文章是改出来的,边写边改”,虽然是短短的几个字,但是传递的温度却不止于此。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像这样的故事,在陈志刚老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很多,这些细节无一不体现着陈志刚老师对待学生的春风化雨、无微不至,对待教学研究的认真负责、细致勤恳的态度。陈志刚老师正是用自己身上这些优良的品质,在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接触中进行言传身教立德树人的,这种悄无声息地滋养为桃李们注入了充足的养料,帮助他们不断的茁壮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陈志刚老师的教学实践深深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教书育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个十年如一日的初心坚守,看似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背后却代表着深刻地内涵和意义。正如陈志刚老师所说“作为一名教师,我从没有后悔过,从站上讲台那一刻起,就要对得起这三尺讲台!”陈志刚老师“十年如一日”坚守着一线工作岗位,默默地耕耘,无怨无悔,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担使命育新人,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照亮学生的逐梦道路。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