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北京科技报、广西科协等媒体】专题报道我校周岐海教授致力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事迹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 日期:2021-05-17 点击:685

5月12日,《北京科技报》、《广西科协》、《科技广西》、《今日头条》、《彭拜新闻》等媒体发表题为《【“创争”力量】周岐海:栉风沐雨,倾心守护野生动物的“石山卫士”》的文章,讲述了我校周岐海教授致力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事迹。


现将报道内容分享如下:

【“创争”力量】周岐海:栉风沐雨,倾心守护野生动物的“石山卫士”


他是“石山精灵”的守护神,跋山涉水,不畏艰险,二十余载坚守筹就石山“最美风景”;


他为濒危动物研究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不辞劳苦,长期深入野外观察研究,科研功绩硕果累累;


他为科普教育四处奔走,润物无声,让“保护野生动物,恢复生态先行”的重要理念走进大众,深入人心。


【人物简介】


周岐海,中共党员,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现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会分理事、广西动物学会秘书长。主要以白头叶猴、黑叶猴、熊猴等珍稀濒危石山灵长类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行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探讨珍稀动物的濒危机制及其生态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其研究成果促进了我国石山灵长类种群的保护管理。

 

在广西崇左,广袤险峻的石山地带,神奇秀丽的丛林之间,生活着一只只可爱的石山“精灵”,守卫它们的还有一个人,它们在哪,他就在哪。他二十余载栉风沐雨,幕天席地,数千个日日夜夜的追寻与探索,只为做好一件事情:研究和保护濒危石山灵长类动物。


“一盒白米饭,一瓶老干妈,一根火腿肠,一包榨菜,这就是一餐,没有地方洗澡,蚊虫叮咬,外加野外复杂多变的气候,在这样的环境里一直咬牙坚持过来,我们要比猴子起得早睡得晚,近距离观察猴群的生活习性才能准确地获取猴群的真实信息资料。”今年45岁的周岐海,已在广西自然保护区的土地上坚持生态保护二十余载,作为广西开展珍稀濒危动物研究的专家之一, 从1999年开始,立足广西,22年间,伴着日月星辰,默默跋涉于山林草地之中,穿行在溪壑谷涧之间,日复一日地坚守着,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这些濒危的石山“精灵”。他深知,一方面,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比大熊猫数量还稀少的石山叶猴在物种进化以及社会行为和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而在我国特别是广西喀斯特石山生境的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领域尚缺乏全面的研究,对其生活习性和生态功能了解得也并不全面;另一方面,石山灵长类动物面临着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的严重威胁,急需加以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命的基础。野生动物是我们人类亲密的朋友,需要我们精心呵护。”周岐海坚定地说:“尊重自然,尊重万物,因为它们与我们共有一个家园。”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保护区居民的生活以及知识的传承和弘扬,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标志。拯救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是周岐海教授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


危机重重的石山叶猴


广西典型的喀斯特地形下石山、悬崖、岩溶洞穴处处可见,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下,孕育了许多美丽稀有的物种。半树栖半地栖的石山叶猴,尤其擅长敏捷飞跃陡峭绝壁间,形态优美活泼,故以喀斯特精灵美称之。它们行动敏捷、轻盈,善于攀登、跳跃;警惕性很高,属于昼行性动物,早出晚归,生活很有规律,主要采食树叶、嫩芽、野花、树皮和野果等植物性食物。


广西石山叶猴的生存正受植被退化、栖息地碎碎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我们的调查显示,白头叶猴全球仅存1200多只,仅分布在广西的崇左白头叶猴保护区和弄岗保护区。黑叶猴的数量在广西仅存不到400只。”周岐海说。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白头叶猴仅分布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左江以南、明江以北的一个三角形狭长地带,分布范围均非常狭窄且种群数量少,这与它们生活的石山环境和物种形成机制有密切关系。


喀斯特石山有着与土山森林生境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悬崖峭壁多、植被覆盖率低、缺少地表径流、山体小且隔离程度高、生态环境脆弱和容易受到人为干扰等特点。由于保护区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部分石山叶猴栖息的峰丛谷地被开荒成为农耕用地,猴群所栖息的石山成为农业生态环境中的一个个“孤岛”。当地人的伐薪、采药、放牧等活动对山体植被也造成破坏,大部分原生植被转变为次生林,主要以灌丛为主,进而减少了食物来源,增加它们所面临的捕食风险。此外,公路网络的迅速扩张,对猴种群的影响日益突出,不仅导致适宜生境的减少,还影响猴群的迁移、扩散和建群。石山叶猴的危机状况严重危及这一珍贵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探寻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策略迫在眉睫。


扎实有效的保护行动


严峻的形势之下,扎实的保护行动至关重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拯救濒危的石山叶猴,周岐海教授始终感到责无旁贷。科研、管理和立法无不关系着石山叶猴的未来。为此,周岐海教授身体力行,做了大量切实的工作。


“喀斯特地貌的显著特点就是缺水,植被也很特殊,怎么适应这种缺水的环境,适应这种悬崖峭壁的生活环境。”周岐海教授对石山叶猴的生活习性特别好奇,为了解开谜底,周岐海教授一研究就是20多年,除此之外,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周教授还发现黑叶猴生活同一地区分布的还有熊猴、猕猴,“这么多物种怎么生活在一起?怎么不产生矛盾,实现共存?”种种问题等着周岐海教授去探索、解答。


要想保护好这些石山灵长类动物,就要通过研究观察石山生境的灵长类动物行为习性、食性选择,才能针对性开展石山生境灵长类动物的生境恢复。


周岐海教授通过研究发现熊猴喜食石山蓬叶竹,这在灵长类动物里头十分少见。“它只吃最嫩最白的部分。”这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周教授的关注,通过分析这一食物的营养组成,发现其蛋白质含量比较高且纤维素含量低,而在喀斯特石山生境中,这种食物全年均可采食,为猴群提供充足的食物。其研究结果也会有助于深入理解石山灵长类动物对喀斯特石山生境的适应策略。


石山的破碎化影响石山灵长类动物的生存空间。在广西,有许多石山平地都被当地老百姓拿来种甘蔗,木薯等经济作物,导致石山叶猴的生存空间急剧减少且稀碎。这样就会造成栖息地的食物选择减少,另外由于喀斯特生境的特殊性使果实产量要低于热带雨林,猴群不得不选择树叶作为主要食物来适应环境的变化。“生境的破碎化和人为的干扰使得环境开放,野生动物与人与牲畜接触的机会就会增加,也会使野生动物容易患肠道疾病,有可能导致人与动物之间的疾病交叉感染,这也是我们从保护的角度来说,要关注的焦点问题,所以我们也会给保护区建议尽量避免人与石山叶猴这种的直接接触,避免牲畜进入到他们的生境里头去。”周岐海教授认真的告诉记者。


生境破碎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隔离,这种隔离使得种群与种群之间缺乏基因的交流。“那么我们就是通过遗传的研究,看看遗传多样性的高低,分析它在各个种群的分布情况,结合我们的野外行为观察,确定需要我们要重点保护的区域。”对此,周岐海教授提出了基于石山叶猴保护、生态功能提升为主的廊道建设,通过廊道建设来串联种群的交流,维持遗传的多样性。目前,廊道建设已经初步完成,接下来除了完善廊道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后续的跟踪监测。廊道的建设可以改善石山叶猴的生存环境,增加食源,通过生态廊道把猴群引到另一个片区,以便于猴群群体的迁移和扩散,扩大栖息地,采食的范围,增加种群交流频率,扩大种群数量,有力改善石山叶猴的生境质量。


在生境的恢复方面,要考虑石山叶猴的食物选择,除此之外还要保证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能随便种点东西,提倡种一些食源食物。还有整个环境的容纳量,比如空间只能养100只猴子,它有110只,没有足够食物吃的时候,就会导致它的发展受到制约。”


除了生境恢复的廊道建设,2017年,周岐海教授还参与了全球首次野化放归人工繁育的黑叶猴,“我们放归的目的是扩大它的野生种群,提高它的繁殖和生存的机会。”周岐海教授告诉记者,当时共在广西大明山放归了5只人工繁育的黑叶猴个体走向自然,“大明山森林覆盖率高,地形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为黑叶猴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是全球首次野化放归人工繁育的黑叶猴,是我国灵长类野生动物科学研究、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工作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我国黑叶猴保护进入了以人工繁育种群反补野外种群的新阶段。在这之前,广西的黑叶猴种数量十多年一直在低位徘徊。


在得到有效保护之前,非法盗猎是导致石山叶猴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民间多认为白头叶猴的骨、肉和肝脏有祛风湿、促消化、滋补身体之功效,因此常被捕杀制药,如乌猿酒、乌猿结酒和桂龙膏。20世纪90年代初之前,曾有5家酒厂专门生产乌猿酒。此外,白头叶猴母猴的月经称为猴结,是名贵的妇科良药,当地人不顾生命危险爬到石山叶猴的夜宿石壁去采乌猿结,严重干扰石山叶猴的生活。随着国家加强枪支管理和对非法猎捕及贩卖野生动物行为的执法力度,再加上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捕杀石山叶猴的现象已经杜绝。


通过对石山叶猴的行为观察,开展对生境的恢复工作,针对性建设生态廊道建设等,都是为了将来制定完善有效的保护工作,“我们通过科学的研究、观察监测,给自然保护区提供科学的方法更好的去保护这些野生动物,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怎么做好工作。”周岐海说。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要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研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生境的恢复需要大众的参与,要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首先就要让人们认识到保护濒危动物的意义,使他们明白保护野生动物与经济效益息息相关。


对此周岐海教授建议道:“比如建立一些生态公园,提供就业岗位,以点带面的带动周围老百姓,自觉地投入参与到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中。在人们的观念里,狩猎有着悠久的历史,捕杀野生动物可以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收入,这种文化传统已经根深蒂固,要改变这种观念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周岐海教授接着给记者讲道:“在广西渠楠村,通过开展生态旅游的方式,改造乡村的环境,吸引游客前来游玩,在衣食住行上消费,获得收益,让老百姓感受到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带来的经济价值,使他们意识到这是保护环境带来的正向循环。”通过这样群众参与的方式,提升当地老百姓的保护意识,从而自发地加入保护行列中。


周岐海深知,要提高人们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科普宣传工作必不可少。他坚持以专业知识引领科普教育,投身科普宣传。周岐海告诉记者,“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是相辅相成的,科研成果需要通过科普的方式扩大影响力,让科研成果真正地发挥作用,推动科研成果的科普转化。”作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灵长类科学传播专家组成员,周岐海曾在上海国际图书展、广西科技馆、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博物馆等地举办多场关于白头叶猴保护的科普报告。“我希望每个人都参与进来,通过宣传普遍提高人们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作为野生动物保护专家,他积极举办“中国生态科普行----广西2019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系列活动。活动包括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开馆仪式、科普报告、生物多样性图片展、“科普一条街”等等系列内容。尽管2020年疫情影响严重,周岐海仍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成功举办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宣传活动。其中,生物多样性博物馆的对外开放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汇聚自然生物知识的科普平台,传达了“保护野生动植物、恢复生态先行”的重要理念,自2019年5月开馆以来,已接待18000多人次参观。


作为科普专家,周岐海曾多次受邀参加科普节目拍摄。2011年7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曾以《石山精灵》为题播报了周岐海在野外开展白头叶猴和黑叶猴研究的工作及其成果,引发了广大观众对广西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白头叶猴和黑叶猴的关注与热议,一时间“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成为了热搜话题。2020年9月,受CCTV《远方的家》栏目邀请参与“最美山川,我来守护”专题直播,他在直播间与网友分享自己对白头叶猴研究保护的故事,短短两天的时间,受到8.3万网友关注点赞。除此之外,周岐海开展的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成果也曾在中央电视1台综合频道《秘境之眼》进行报道,对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和教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科学研究应用社会发展,引领社会责任任重道远


“保护濒危动物工作是一点点的积累,它并不能很快的带来很现实的经济效益,要用长期的眼光去看待珍稀濒危动植物的保护,这符合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是现代生态环保工作重要性体现,也是我坚持这么多年研究工作的理念。”周岐海教授坚定地说道。


保护珍稀动物,通过科学研究将科技成果应用到社会发展中,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才能成就常人无法成就的。周岐海常常只身深入山林调查研究濒危动物种群,其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石山灵长类栖息地保护与小种群复壮的工作之中,并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目前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增长至1200多只,与10年前相比增加了1倍多。“看着濒危动物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濒危生物保护工作逐渐进入佳境,我真的很欣慰”,面对一身荣誉,周岐海却一心只记挂着他的“小可爱们”。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多年,周岐海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野外、实验、数据更是野生动物研究这份工作常有的内容;他日复一日,坚守至今,积极探索产学研有效结合的途径,甘愿为珍稀濒危动物研究更上一层楼奉献一生。“时不我待,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常学常新”是他常挂嘴边的鞭策,也是他对待科研、学习的严谨态度。22年峥嵘岁月,周岐海用人生大智慧连接着自然的灵魂与人的善念,也传递着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爱与尊重。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周岐海的目光依然始终关注着濒危动物保护的“软肋”。作为业内专家,他知道中国早已制定了保护濒危动物的法律,可是由于执法不严,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现状仍然令人担忧。用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和改变一个社会的行为,周岐海教授对此时常感到任重道远。为此,他大力倡导生态教育,呼吁人们正确处理自然界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他而言,荣誉和地位更代表着责任和使命,是拯救野生动物更为艰辛的未来之路。他热切期盼着,全社会携起手来, 还野生动物一个充满阳光的明天。


TIPS:主要科研成果及荣誉


周岐海以白头叶猴、黑叶猴、熊猴等珍稀濒危石山灵长类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行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探讨珍稀动物的濒危机制及其生态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5项,其它项目25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35篇,出版著作2部。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国石山灵长类就地保护的科学基础,促进了我国石山灵长类种群的精细化管理,对于保护这些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具有重要意义。荣获第十一届广西青年科技奖,入选“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资助人选。


以专业知识引领科普教育,投身科普宣传,服务社会。已合作出版2部科普译作《希望:拯救濒危动植物的故事》和《下一个物种--生命的进化与未来》。《希望:拯救濒危动植物的故事》荣获第七届文津优秀图书奖、台湾吴大猷科普著作银签奖和第二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并入选2013年度科技部推荐五十部优秀科普著作。由于科研成果突出,周岐海获得广西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排名第一)、广西青年科技奖和林浩然动物科学技术奖——“杰出青年奖”,在科普宣传方面的突出贡献,2020年周岐海荣获了第二届广西创新争先奖。


报道截图: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周岐海



周岐海(右)与研究团队开展野外行为观察和声音监测



周岐海为中学生介绍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



周岐海与川金丝猴王合影


报道链接:


北京科技报:http://www.kexuejia.net.cn/bianji/commonns/ShowDetailPage.action?type=4&id=3508&uid=35&code=051X9Ukl2HDY174A2Lml2eT4K72X9UkL&state=kxj


广西科协:https://mp.weixin.qq.com/s/jf_VKFWto_SQD6flo5WZ2w


科技广西:https://mp.weixin.qq.com/s/SMUY3xFBgymCtdH4Db0xBQ


今日头条:https://m.toutiao.com/is/ey6PUDe/


彭拜新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661978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