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感动叫顽强勇敢,有一种精神叫超越自我。在广西师范大学第四十九届校运会的运动场上,运动员们每一次摔倒后的起身,都值得我们为之喝彩;每一秒的咬牙坚持,都属于师大人的荣耀时刻。
荣耀是摔倒站起那一刻
失误不能成为退缩的理由,重新调整后的出发,更值得铭记和喝彩。
在女子100米预赛中,对起跑器的不熟悉成为了化学与药学学院18级的运动员覃镕容比赛中遇到的一大问题,“起跑器很难换,我想换脚却很难拉起来,而且我本身力气也不够”。由于没有调整好起跑器,覃镕容在起跑时重心不稳,险些摔倒,导致她和其他选手从一开始就拉开了距离。经过一番踉跄后,覃镕容迅速调整好自己的重心和状态,以离自己最近的选手为目标,用全身的力气向前冲刺。“尽管有失误,我想着我一定要超过她,我们只差一点距离,我暗示自己可以的,于是就真的追上了。”
赛道上,100米预赛如火如荼进行,每一位观众的掌声都着急着送给向终点奔跑的的运动员。张开双臂,拥抱终点,脸上布满来自坚持后超越自己的笑容,他就是来自职业技术师范学院16级的运动员李安鹏。
他坦言,自己连续参加了三年的校运会,前两年的表现都不太乐观,今年再次出发,挑战自己。李安鹏说,虽然校运会集训很辛苦,但为了不让自己留有遗憾,不辜负老师同学的期望,他咬牙坚持着。“当时我的眼里只有目标,化困难为动力,咬牙坚持下去。”由于赛前热身准备不充分,李安鹏在预赛时就用力过猛拉伤了腿部肌肉,他表示,尽管预赛受伤了,但是他会坚持跑完接下来的决赛。
忍着伤痛,每一步跨越都是不平凡的挑战,后来李安鹏因为腿伤决赛没能进前三名,但他依旧笑着,说,“我坚持下来了,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给大学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不留遗憾,无悔青春。”
纵身一跃,沙池里留下2016级设计学院的跳远运动员曹利志的足迹,周围人一片欢呼,而他走出沙池,准备下一场起跳。他说,比赛时没有缩身,身体张开的幅度太大,这使自己落地太快,影响成绩。同时他也表示这些动作是一瞬间的事情,在练习时间仓促的情况下是难以把握的,但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无论结果如何,坚持到底。
荣耀是咬牙坚持的那一刻
坚持的每一秒,都是极限的超越,更是自我的突破。
在男子1500米决赛的跑道上,来自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的黄德铭在最后一个弯道处发起了冲刺,使得原本相对落后的他超越了一位又一位的选手。“超越的过程是最有激情的,”黄德铭表示,运动会最重要的不是输赢,而是拼搏的过程,是不断超越对手、突破自己的过程。
在最后400米的时候,黄德铭明显感觉自己身体已经到达了极限,脚下的步子变得越来越沉重,但他依旧紧紧地盯着跑在自己前面的对手,以他们为目标和参照点,带动自己。 “有了竞争才会有压力,有了压力才会变成动力,动力化成毅力让我坚持下来。”
比起身体上的突破,心理上的突破则更让黄德铭引以为豪。他说,这场比赛之后,自己变得更加自信了。这一周以来,他一直在担心着,害怕赛场上自己成绩不好,甚至可能会成为最后一名,但是经过刚才的比拼,他发现“认真地对待一件事情,并尽力去做,就会突破以前的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第二组女子1500米决赛结束后,来自2017级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劳荣敏还在喘着粗气,但这并不能抑制住自己内心的欣喜,她说,这是自己上了大学后第一次尝试长跑项目,虽然成绩不是很突出,但也已经发挥出了正常水平。她坦然地说:“校运会嘛,成败并没有那么重要,重在参与,拼尽全力,既要尊重超越你的人,也要尊重被你甩开的人。”
“还没过瘾就结束了”,代表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参与1500米比赛的梁钧华刚跑完,待工作人员撤下号码牌后便走到赛道旁边,双手叉腰,眼神注视着四方的情况,他表示这次比赛自己数错圈数,导致在最后一圈时没有出尽全身力气,只是看到有人冲刺了,自己也跟着冲。他说参与比赛首先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名次要争,其次是要团结协作,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交流经验,相互鼓励;最后要坚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逼自己一把,要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参加校运会不仅是自己体力上的锻炼,更是意志力上的磨练。
咬牙坚持,是每一位运动员对体育的尊重,他们都有自己对体育精神的解读,也在实践着这份承诺:永不放弃,坚持到底。
荣耀是踏出舒适区的那一刻
每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背后都埋藏着一股潜力,他们勇敢地踏出自己的舒适区,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秋风瑟瑟,裹着些许凉意,十项全能之一的100米跑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运动员们一字排开,来自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17级的运动员梁超强便在其中,他蹲下,昂首,双眼有力地直视前方,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只见他双腿用力一蹬,身体如剑一般发射出去。
梁超强表示,尽管单项水平不突出,但由于他整体实力不错,吸引了教练的目光, “刚开始教练找到我的时候,我想到的第一个字是累。”他说,训练两周便披挂上阵,项目多,训练的时间又非常紧张,本身对十项全能项目接触不多,短跑专项的他在跳高和跳远训练时,不小心扭伤了脚,校运会是带伤上阵。“我希望能为学院争分,不管有没有拿名次,我觉得这都会是我在大学期间最难忘的经历之一。”梁超强挑战了自己原本并不熟悉的项目,走出项目“安全区”,挑战不可能,在比赛中享受运动的快乐。
每一年校运会,来自各个学院(部)的教职员工也是运动场上的主角,他们的激情和活力不亚于场上的学生运动员。
作为运动爱好者的后勤职工杨梦玲这次代表后勤集团参加了1500米比赛,由于工作的原因,平时没有很多时间去锻炼,但是工作以外,运动成为了她的一个乐趣,因此积极地报名参加比赛,挑战自己。她说,“我觉得体育精神就是坚持,对于长跑来说就是坚持跑完,无论结果如何,也不管能否拿名次,坚持下去,所以我做到了。”
天空退去厚厚云层,教职工跳高竞赛如火如荼地展开。出版社集团的教职工运动员龚信诚取得优异成绩。他用幽默风趣的口吻吐露了教职工的心声,“没有受伤,完成任务,健康第一,开心能玩”。毛泽东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龚信诚结合自己的阅历给师大学子提出忠告:年轻的时候应该好好锻炼,把身体练好。 “体育精神就是公平、竞争,最好的诠释方法是动起来,需要实际参与”。
站在校运会的田径场上,你会感受到运动员们与众不同的气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运动健儿们勇敢和坚持,运动会才变得更加深刻而难忘。
(文 / 大学生通讯社 陈秋利、彭小玉、谢吕容、杨倩倩、林 婷、王月昭)
学生男子1500米比赛现场(摄 / 大学生通讯社 陈兰鑫)
教工男子100米比赛现场(摄 / 大学生通讯社 徐雨桐)
学生男子400米蓄势待发(摄 / 大学生通讯社 石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