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卓然小学进一步开展了“新基础教育”研讨活动,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终身教授、“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新基础教育”研究创始人叶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钟山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王枬教授,陈菊副部长及杨丽萍教授、耿涓涓教授、柳谦博士、叶蓓蓓博士、刘天博士、冯士季博士、凡文吉博士、闫若婻老师等“新基础教育”研究专家团队成员莅临现场指导。参加此次活动的领导嘉宾还有七星区教育彭红副局长、语文教研员苏菲林老师,秀峰区教育局桂华副局长、教研室秦晖副主任,南宁市三中李杰副校长和各兄弟学校的部分教师代表。
当天上午,卓然小学“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萧兰老师、李湘玉老师先后执教一年级班队会活动课《岗位设置》和四年级语文课《桂林山水》。课上,两位老师用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诠释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指导下卓然小学课堂教学发生的可喜变化。萧兰老师的班队活动课,课题紧密联系班级管理实际,引导孩子们发现问题,通过体验、讨论、反思等方式,最终解决问题。李湘玉老师通过具体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体会桂林山水之美,并通过读写迁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评课议课环节,两位执教的老师简要地阐述了教学设计思路,并进行了教学反思。卓然小学“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的教师代表杨芹、刘娜老师和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新基础教育”研究指导专家代表柳谦博士、杨丽萍教授也先后对两位教师的课提出了重建建议。大家畅所欲言,为两节课“捉虫”,寻找问题所在。
叶澜教授结合两位老师的实际教学和大家讨论的情况,进一步引导大家正确理解和践行“新基础教育”。她反复强调,小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校园里,充满着了解学生的机会,全体教师应该在学校里读学生(了解、观察、读懂),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引导他们有更好的发展。课堂上,要尽力做到“重心下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要充分发现和利用课堂生成的教育资源,要注意群体活动和个体活动之间的节律感,弱化掌控意识,强化群体意识,增加生成意识,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下午,叶澜教授与卓然小学行政团队、“新基础教育”第一批骨干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卓然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毛洁主任、学生发展中心唐茜莉主任、艺术发展中心吴靓副主任先后就加入“新基础教育”共生体学校以后,各部门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收获、问题、困惑和思考向叶澜教授和专家组团队做了汇报。如在“新基础教育”理念指导下,管理者如何激发教师的成长,教师如何激发学生成长,管理部门的顶层设计与班级、年级自主创新的矛盾如何解决,如何指导教师“重心下移”,如何在课程活动中更好地体现育人价值等问题。各学科教研组长、班主任代表、教师代表也先后汇报了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在“新基础教育”研究过程中的成长变化、困惑与思考。
叶澜教授耐心地倾听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和策略。她指出,教育就是日常生活中天天需要研究的事。“新基础教育”是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高度交融,实现共生共长的一项研究。“新基础教育”是整体改革,是整个学校的改革,事关学校的每一个教师。“新基础教育”整体上要改变的是老师的观念,教育观念改变了,教育行为就会跟着改变。她希望大家的研究要落实到卓然小学的实践之中,制定好发展规划,分析学校的优势、劣势和潜势。她指出,目前卓然小学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将重心放下去。希望学校每位老师能够丰富“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在实践和摸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最终通过对话、交流,逐步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卓然独立天地间”。
此次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卓然小学三方联动,各城区教育局、兄弟学校共同交流,是卓然小学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研讨活动。通过叶澜教授的具体指导,大家对“新基础教育”的研究的方向、思路和方法有了进一步认识,此次活动,也为老师们开展后续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会领导老师合影
一年级班队会活动课《岗位设置》
四年级语文课《桂林山水》
教育学部柳谦博士评课
教育学部杨丽萍教授评课
座谈会现场
叶澜教授发言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