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风貌、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形象化和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是学校优良校风及教风、学风的高度概括,是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精神宣言。
建校70周年校庆时,我校创作了校歌《育才之歌》。2016年5月,《育才之歌》MV制作完成。2016年6月14日,MV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同时在腾讯视频、优酷视频、土豆视频等多家视频网站上线。自发布以来,累计点击量超10万人次,深受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好评。2016年6月28日,校歌MV在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中国校园——最美校歌》栏目中播出。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先后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前后播放三次,展示了学校优秀的文化建设成果,对学校起到了较强的宣传效果。
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最美校歌推优活动于2017年12月31日落下帷幕。我校校歌《育才之歌》在全国报送的近千首校歌中脱颖而出,以组委会第一位排序获得“十佳校歌”奖。
学校新闻网特推出“十佳校歌背后的故事”新闻专题,对我校校歌的创作团队和参演师生进行专访,深度诠释校歌背后的故事,凝聚起师大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敬请关注!
“青春之歌2018——全国校园跨年晚会暨第二届‘十大最美校歌’评选盛典”导演李明得:
首先祝贺广西师范大学校歌《育才之歌》获得“最美校歌”十佳校歌奖!
《育才之歌》节目的呈现给导演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编导老师打破了以往合唱的形式,加入了情景表演部分,完美的展现了本校校歌、校园文化及师生情谊。节目开篇由朗诵引出了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化学与药学师生情三部分情景演绎,最终三组融合一体,展现了广西师范大学“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办学理念;合唱演员的演唱及情景表演都达到专业水准,在现场彩排、合成中也展现出了广西师范大学师生们的高素质、高水平!
与广西师范大学相关负责老师沟通过程非常愉快与顺畅、信息传达准确、及时,再次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各位校领导、老师、同学们的参与、配合,也祝愿广西师范大学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取得更好的成绩!期待再次合作!
《育才之歌》作词者之一阮忠元:
得知我们广西师范大学的校歌在全国高校校歌比赛中获的殊荣,非常高兴,又想起她产生的难忘过程。
在我的记忆中,校歌歌词的征集始于1998年,共收到20多个稿子。2002年4月,由时任校党委副书记阳国亮主持,校党委宣传部组织实施。当时聘请了10名“老中青”教师代表组成创作班子,并对所有稿子进行筛选与整合。该班子中有德高望重的史学家钟文典教授,有资深宣传领导、离休干部文禧部长,有才华横溢的文学博士沈家庄教授及一批具有一定文学功底的中青年教师代表参加。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大家很快达成共识:校歌必须突出自己的个性,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的校歌要体现办学历史悠久,学风良好,地处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体的综合性大学。歌词必须积极向上、朗朗上口,歌曲务必催人奋进、悦耳动听。
于是便有了“独秀苍苍,岁月茫茫”,“王城学府传古韵,灵魂工程谱新章”词句。它不仅巧妙地道出了广西师范大学的具体地理位置,同时也说出了师范大学的本质特征。而“漓水悠悠,书声琅琅”更惟妙惟肖地指出了我校位于漓江之畔以及青年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面貌。“大道坦荡君行键,志存高远万里翔”则表达了师生员工立足本职、鹏程万里的豪迈气慨。末尾两句利用“图强!奋发!奋发!图强!”的重叠词,催人奋进、勇于拼搏,恰似师生员工在复兴路上吹响的集结号。
校歌的歌名《育才之歌》更为巧妙地利用了我校的育才校区的“育才”名称,不仅“名副其实”当仁不让,而且也有广意上的“培育英才”的含意。
历经15年的传唱,广西师范大学校歌更加深入师生员工的心中,她不仅成为我们校园文化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成为学校与校友联系的钮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