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广西日报》关注报道我校烽火中坚守教育的抗战史



来源:新闻网 作者: 日期:2025-09-04 点击:10

9月3日,《广西云-广西日报》第012版关注报道我校烽火中坚守教育的抗战史。 我校深入挖掘校史红色资源,将抗战时期师生辗转办学历程融入课程,通过演绎田汉话剧《秋声赋》、组织走访历史遗址、撰写人物小传等方式,引导新生体悟师大人教育报国的优良传统和爱国担当精神。课程聚焦沉浸式思政育人模式,强化抗战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


 现将报道转载分享。


 校史中的抗战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黄玲娜 顾醒航 罗 丹

 《广西日报》(2025年09月03日第 012 版)


“同学,你好!欢迎来到大学。你知道我们校史馆里的抗战故事吗?”在2025年秋天这个特殊的开学季,广西多所高校不约而同地将校史馆作为新生教育的第一课堂。


八桂沃土,镌刻着烽火淬炼的记忆;校园旧址,承载着薪火相传的精神。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走进那些历经抗战烽火的高校,在校史馆里穿越时空——在这里,曾有师生徒步迁徙仍坚守“课堂不辍”,曾有医学生背着药箱在前线救死扶伤,曾有艺术先辈以画笔、歌声唤醒民众抗日热情……烽火岁月中师生坚守教育救国、艺术抗敌的故事变得鲜活可感,先辈们的家国情怀正成为激励新时代青年勇担使命的力量源泉。


 烽火课堂的使命担当


 9月2日下午,广西师范大学为新生打造了一堂“独秀思政课”,带领新生重温抗战烽火中的担当与坚守。


 广西师范大学的前身,可追溯至1932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历经发展,1942年4月更名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8月升格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当时,桂林聚集了一大批中国的文化名家,其中不少在桂林师范学院任教。1944年豫湘桂战役爆发,桂林陷入危急,为守护师生安全与教学资源,学校师生携带图书仪器紧急转移,辗转广西三江、贵州平越等地。


 即便办学场所换成了简陋的庙宇、民房,师生们始终坚持“边迁移、边教学”,从未让课堂因战火中断。


 烽火岁月里,师生们不仅坚守教育初心,更以行动投身抗日救亡:自发组建抗日宣传队,用话剧、歌曲深入群众动员抗日;不少学子怀揣报国热忱奔赴前线,为抗战助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让新生直观感受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思政课还演出了田汉当年在桂林创作的话剧《秋声赋》选段。


 负责演出的望道话剧社指导老师李逊表示:“我们会带领演员走访七星岩、田汉故居等遗址,引导演员撰写人物小传,让学生深入了解那段历史。”



 报道链接:

 https://gxrb.gxrb.com.cn/?name=gxrb&date=2025-09-03&code=012&xuhao=1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