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攀登计划】我校教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结题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处 作者:编辑:蒋志秀 校对:蒋志秀 丁怡 潘云峰 审核:钟慧容 肖富群 日期:2025-05-23 点击:113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批准了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谭培文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的结项鉴定申请,以通讯鉴定的方式顺利验收结题。
该项目于2022年4月获得立项,同年7月组织开题,并于2024年10月申请结项鉴定。该项目研究期间在首席专家谭培文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协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广西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子课题负责人及其他课题组成员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文明新形态的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符合文明新形态发展规律的道路百年探索与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文明新形态内涵与禀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文明新形态比较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文明新形态的历史经验与意义”等系列专题开展了深入研究。
该项目最终成果为55万字的学术专著。成果共有五个部分,分为十五章,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什么能、如何能、何以能等三大问题来展开。成果系统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文明新形态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主体内涵及其关系,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经验与意义。
成果在深入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五大历史经验与五大世界意义(超越资本主义文明蕴含的三大世界意义,既超越西方文明亦超越苏联社会主义文明而为全球治理与世界社会主义政党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两大世界意义)的基础上,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人民创造,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重大成就研究,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如何能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经验研究,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何以能的问题,为全球治理与世界社会主义政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同时,该项目课题组自2022年7月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家》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2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和学术研究文章2篇。
截至目前,我校已有5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批结项。下一阶段,学校将继续以新时代学校“1248”总体发展战略为指引,依托“学科攀登计划”和“登峰计划”,将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涵养与培育,建立健全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鼓励更多老师牵头申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力争在重大项目立项上取得新突破。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