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教工》2025年第3期以《三十八载幼儿情,润育芬芳满园春——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侯莉敏》为题,关注报道全国三八红旗手侯莉敏教授的先进事迹。
现将文章转载分享。
三十八载幼儿情,润育芬芳满园春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侯莉敏
三十八年孜孜追求、躬耕不止,侯莉敏坚持扎根在民族地区幼儿教育改革最前沿,为边远山村儿童的成长振臂呼吁,为广西学前教育的发展奋力求索,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女性的责任与担当。
一、 乡村儿童心中的“好妈妈”
作为学前教育的研究者,侯莉敏一直将教育研究摆在第一位,她关注儿童的成长,更关注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问题,带领着许多幼儿园组成研究团队,致力于改善学前教育的现状。将带有广西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教育研究范式成为学界内的研究标杆。基于西部地区学前教育规模与质量发展不同步的实际,侯莉敏带领团队聚焦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探索在公共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力图突破制约西部农村学前教育“覆盖先,提质难”的发展瓶颈。侯莉敏用研究与陪伴的方式,引领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研讨和解决影响农村幼儿园发展的“关键事件”,总结经典案例,搭建教研网络平台,优化与共享教研活动资源,带动了一大批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和一线幼儿教师的成长。
侯莉敏特别关注农村地区处境不利儿童的成长问题,带领学生深入云南、贵州、广西等偏远农村,走进广西的8个边境县;定期下乡入园,走访近200所幼儿园,足迹遍布八桂大地。其研究成果在广西、云南近10个县的幼儿园中推广使用,为西部地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卓越幼儿教师,惠及数十万幼儿,提升了学前教育专业在广西乃至全国的学术地位。侯莉敏通过细致入微的关怀 和教育方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播撒着慈爱的阳光,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如同母亲一般的温暖。
二、同行口中的“铁娘子”
侯莉敏辛勤耕耘,教学科研双丰收。2014年,她主持申报的《融入民族文化的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创新与实践》获得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她主持申报的《基于TOT模式的西部农村学前教研机制建设创新实践》再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基于“教学就是面向每个学生的创新”理念,侯莉敏致力于高校教学的深度改革与研究,培养了一大批学前教育专业的优秀教师和科研新秀。凭借着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坚韧”毅力,侯莉敏勇敢地攀登着学科领域的一座座高峰,不断挑战自我极限,突破重重难关。在业界同行们的口中,她被誉为极具毅力和决心的“铁娘子”,成为了众人钦佩与学习的典范。侯莉敏先后受邀到美国哈佛大学教育论坛、中国—新西兰国际研讨会、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年会演讲,努力把广西学前教育经验推向了国际。
侯莉敏主持建设的课程《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理论》2012年引入CDID理念,在校内开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探索,申报成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对全国各高校开放,如今网络在线课程学习人数已经达到1.2万人。主编的配套课程教材《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理论》获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教材)二等奖,并在全国多个高校使用。从选择学前到专注学前,从热爱学前到坚守学前,这份事业给了侯莉敏教授奋斗的无穷动力,这种动力正是她攀登学科高峰、成为“铁娘子”的内在支撑。
三、学生弟子眼中的“大先生”
侯莉敏教授挚爱教育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多年来,侯莉敏教授以“智慧”为种,播撒在桃李春风间,成为学生弟子心中敬仰的“大先生”。侯莉敏认为:“一个大学老师如果只有学术功底,无法教会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他只能是所谓的‘经师’。而要成为大学‘人师’,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对于学生,她因材施教,用欣赏的眼光看他们、鼓励他们;对于知识,她严谨钻研,把原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对于获得的奖励,她以平常心对待,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侯莉敏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风趣的上课风格以及灵活的授课形式,在学生中备受好评,在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中一直名列前茅。
侯莉敏坚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她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中,用自己的专业,为广西乃至全国学前教育的长足发展贡献了巾帼智慧和力量。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