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教学科研

正文字体:

【学科攀登计划】我校举行“科创有我 桂在同行”科学家精神院士专家讲坛



来源: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文/邓惠月 张瑜洁 张思雨 李天梅 图/马鹏飞 张洪健 马云钦 张 璇 唐 文 审核/童 翔 胡君辉 曹 庆 周厚兵 日期:2025-04-22 点击:163

4月21日,我校在育才校区举行主题为“科创有我 桂在同行”的院士专家讲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长、广西大学原校长郑志鹏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卢红教授应邀在会上作学术报告分享。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广西科协副主席李海鸥,广西科技出版社总编辑饶江,自治区科协、学校教务处、科技处、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论坛。讲坛由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树祥主持。


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广西科协副主席李海鸥在致辞时强调,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推动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建设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基础工程,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希望师生认真聆听,深刻领悟,将报告内容融入后续的工作和学习中。


郑志鹏作题为《传承——两代物理人奋斗的故事》的报告。他以自身经历为例,分享了参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陶轻子质量精确测量等重大科研项目的历程,回顾了在丁肇中教授指导下参与国际前沿实验的宝贵经验。他表示,要坚持“科研需脚踏实地,更需敢为人先”的理念,寄语青年学子一定要有追求,有理想、有担当、有奋斗,敢于付诸行动。


卢红教授作题为《西藏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回眸与展望》的报告。卢红教授围绕建站背景、历史经纬、标志性成果、多学科平台、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讲解,重点介绍了西藏羊八井宇宙线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历程和取得的标志性成果,特别强调宇宙线作为太阳活动和地球“空间天气”的“探针”加以利用的重要性,以及由此引出的我国第一颗地震电磁卫星上高能粒子探测器载荷的研制等项目,为青年学子在学科前沿的引领下根据国家的需求投身科研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讲坛期间,还举行了《传承——郑建宣、郑志鹏物理学家传》的赠书仪式,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树祥代表学校受赠。


本次院士专家讲坛以“科学家精神”为纽带,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严谨治学的学术品格,与新时代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有机衔接,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供了鲜活载体。未来,学校将持续搭建此类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激发青年一代投身科技创新、服务壮美广西建设的内生动力,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长、广西大学原校长郑志鹏作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卢红教授作学术报告

赠书现场

会议现场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