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正文字体:

我校举办2024年辅导员科研训练营



来源:学生工作部(处) 作者: 日期:2024-12-28 点击:14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全面提升辅导员职业素质和科研能力,12月27日,我校在育才校区举办2024年辅导员科研训练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树祥出席活动并讲话,学工部(处)主要负责人及各学院(部)辅导员代表20余人参加此次训练营。本次活动特邀我校教育学部二级教授王枬、社会科学研究处主要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韦冬雪就辅导员如何开展课题申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副校长宋树祥进行了动员讲话,他指出科研训练的三步骤养成,一是立足宏观视野,锚定研究方向。课题研究绝非孤立的知识探索,需将视野拓宽至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社会时代需求以及学科前沿动态的宏观格局之中。二是深耕理论根基,构建逻辑框架。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是课题研究的承重墙。以理论为经,以逻辑为纬,精心搭建研究的思维架构,从研究问题提出、假设设定、研究方法选择到结果预期,环环相扣,形成严密且自洽的逻辑闭环。三是聚焦实践转化,检验研究实效。课题研究不能止于理论思辨,必须落地生根,接受实践检验。依据实践反馈不断修正、完善研究成果,促使其从理论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模式范例,反哺教育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真正为教育发展赋能添彩。

        

王枬老师所讲述的“高校辅导员发展的叙事研究” 板块别开生面,引导辅导员关注个体成长与群体发展的故事力量。在国家倡导传承红色基因、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背景下,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见证者,记录、分析学生成长故事,从中萃取思政教育创新灵感。社科处主要负责人聚焦 “理论与方法:社科课题申报的道与术”,深入剖析辅导员为何要做科研,如何做好科研等问题。他以理论为基、方法为翼,为辅导员开启社科研究大门,引导其将日常琐碎的学生问题凝练为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学会在政策导向下精准选题、科学规划研究路径,掌握申报书撰写的精髓要义,让科研从起步便行稳致远。韦冬雪老师的“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方法” 专题讲座则直击辅导员科研困境。专家结合实例,阐述如何立足岗位实践,巧用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将工作中的 “疑难杂症” 转化为科研素材。

        

我校将以本次辅导员科研训练营为契机,持续聚焦辅导员科研能力与职业素质,搭建平台,引入资源,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为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树祥讲话



辅导员科研训练营活动现场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