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我校干部师生热议习近平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



来源:新闻网 作者: 日期:2024-12-03 点击:66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20年来,在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11月29日在京召开。我校党委书记贺祖斌参加了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师生们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畅谈学习体会。


校党委书记贺祖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11月29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我代表学校到北京参加了会议,现场聆听了中央有关领导的讲话要求,深感振奋。回校后,我们第一时间通过校党委常委会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工程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坚持守正创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任务要求,提出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殷切希望,为新时代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省部共建高校和拥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学用结合,坚持干字当头,学在深处、谋在细处、干在实处,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马院、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基地以及一系列丰富的人文社科平台作用,扎根八桂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打造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努力培养高素质理论人才,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广西师大更大贡献。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孙杰远: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的重要指示,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指明了方向。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抓好学习和贯彻:一是意义认知。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激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强大生机活力。二是学理辨析。深入实施学科攀登计划,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科水平。三是实践应用。要持续加强全国重点马院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赵铁: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培养高素质理论人才,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不仅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理论指导,同时也决定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的底色与质量。作为高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建优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与优质发展,做好守正与创新;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区域发展,着力打造区域性民族性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成果,为学校国内一流大学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研究生院院长马焕灵: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11月29日在京召开。蔡奇讲话明确了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为指引,强调了以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为导向,聚焦工程根本任务,开展理论体系完善、学术资源整合与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新征程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需坚守正确理论发展路径并探索创新模式。第一,我们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深度剖析与系统研究挖掘内涵,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维度实践案例分析增强阐释的科学性与精准性,拓展其社会实践应用价值。第二,我们要立足中国本土实际,促进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与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第三,我们要综合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结构与全球趋势等要素,以系统提炼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为突破口,加速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贡献力量。


教务处处长魏代会: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的重要指示意义重大!作为部省共建高校教育管理者,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要严格把好教材使用和教材建设的政治关、意识形态关,做到马工程重点教材全覆盖,马工程教师队伍全员培训。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四新”建设发展,不断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大力推进教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复合型创新型一流人才培养。要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贯穿师范生培养全过程,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教育情怀浓厚、师德师风良好、能教会教适教乐教的未来教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罗富元: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传播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我们始终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做好立德树人工作为己任。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工作机制,团结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研究,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新方式,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新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田旭明: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和工作者,倍受鼓舞。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自觉,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体系化学理化阐释。同时,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适应时代要求,立足中国实际,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把握“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与现实要求,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贡献与时代意义,提炼总结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为推动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一份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主任卢俞成: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指示,明确了新时代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任务要求,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基本遵循。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着力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不断厚植传道授业的根基。要坚持科研与教学相融合,将科研成果有效融入课堂教学,推进思政课教学与党的创新理论同向同步。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朱健香: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出重要指示,明确强调要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这一指示不仅为我们指明了研究方向,更提供了理论研究的着力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我深受启发、倍感鼓舞。我将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到理实并举,进一步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将其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相互融合,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贡献力量,让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中国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研究生李宇兰: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出重要指示,我深受启发、倍感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两个结合”既深刻揭示了实践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深刻揭示了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论研究的根本方法。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源头活水,扎根中国大地,深入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力军,让党和国家事业始终充满创造活力、不断打开创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廖佳丽:

强国必先强党,强党必先强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殷切希望,让我深感振奋并备受鼓舞。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子,我深知肩负着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任。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持续坚持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在马信马,用实际行动聆听时代声音、感受时代变化、把握时代脉搏,以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不移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者、研究者、传播者、践行者,自觉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