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校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师范根脉,11月25日至28日,校党委副书记赵铁率队开展校史寻访活动,重走当年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师生从桂到黔、经黔回桂的迁徙之路,探寻西迁足音,完善办学历史。
赵铁一行6人从桂林出发,前后实地走访了广西的三江县富禄镇、梅林乡,贵州的从江县下江镇、从江县下江镇巨洞村、从江县停洞镇、榕江县、剑河县、剑河县柳川镇、台江县、凯里市、凯里市炉山镇、福泉市凤山镇(原名鸡场)、福泉市、福泉市马场坪街道、福泉市马场坪街道甘巴哨村、三都县、榕江县八开镇等地,沿途考察了当年桂林师院师生西迁路上各地的风俗民情、山川地貌,探寻学校西迁办学途中的停留地与办学地,通过召开座谈会、查询档案和访谈等形式进一步挖掘西迁办学这一段校史资料。同时,团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沿途多方寻访西迁办学的亲历者和知情人,抢救珍贵史料,还原历史细节,用“口述校史”生动的故事、灵动的细节和感动的情怀,展现先辈们在西迁办学的艰难岁月中百折不挠、勇毅前行,薪火相传、教育报国的崇高精神。
“西迁之路既是保存文脉之路,也是教育救国之路。这段历史应当被呈现、追忆,其展现的精神应得到弘扬,西迁途中获得的热情帮助,各地各界民众对师院的接纳和支援应当被铭记、感恩和回馈。”校党委副书记赵铁在寻访途中说,“我校特以‘口述校史’的形式,寻访西迁办学途中曾经停留办学地,以完善广西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让后人铭记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此次探寻活动重温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重新走过前辈们走过的艰辛图强之路,一路行来,实地考证与史料记载又一一印证,实地感知学校办学历史所蕴藏着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厚重的红色基因。团队在躬耕行走中追忆校史,同时也在寻访调研中涵养爱校情怀。
据悉,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战火,学校前身国立桂林师范学院伴随着中国高校内迁的大潮,于1944年6月踏上了西迁之路,先后经三江丹洲、榕江、剑河、三合(今三都水族自治县)等地,最后到达贵州平越(今福泉市)办学,历时近2年。全院师生一路跋山涉水,筚路蓝缕,在颠沛流离的西迁途中不停教、不停学,自发宣传抗日,谱写了教育救国、文化抗战的光辉历史,为广西师范大学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剑河县寻访
在剑河县柳川镇寻访
在台江县寻访
在福泉市马场坪街道寻访
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寻访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