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光明网】关注报道校党委书记贺祖斌文章《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



来源:新闻网 作者: 日期:2024-10-25 点击:10

10月20日,光明网关注报道我校党委书记贺祖斌文章《办学校就是办一种氛围》。文章从“大学的目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三个层面简要阐明了贺祖斌的办学理念,介绍了“人文实验室”建设理念的首次提出、“人文实验室”的内涵的界定、内涵和外延的扩充以及获得的关注与肯定。


文章指出,大学文化建设内涵丰富,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要关注大学历史、大学精神、大学雕塑、大学景观四大要素。《人文实验室:大学文化建设之路》此书在多年来学校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以系统化、逻辑性的记录和论述,推动大学“人文实验室”从具体实践走向经验总结、理论提升,进一步完善“人文实验室”的理念、实践逻辑。


现将文章转载分享。


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


“在校园里,以人文教育为主体,以校园环境为依托, 以人文要素为内容,基于共享场景理念,构建为公共的跨学科融合交流,体验和实践的文化场域,具有文化性、场域性、潜移性等特点,校园内与之相关的博物馆、书店、文化景观等, 非实验性场域皆可称为‘人文实验室’。”


从首次提出“人文实验室”的建设理念,到今天师生漫步郁郁葱葱校园,沉浸式体验到校园“十大文化景观”、校园博物馆群、独秀书店等文化场域, 链接的是广西师大人共同的独特的文化记忆。


《人文实验室:大学文化建设之路》在校庆之际首发,该书主编、校党委书记贺祖斌为该书作序——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目标指向书写好文化强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高校答卷,再出发!


——《人文实验室:大学文化建设之路》序

贺祖斌


大学的目的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也提升人类的精神,并且将个体、民族和人类缔结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大学文化是大学重要的竞争力,是大学建设和发展中重要的办学资源,是大学办学质量最根本的体现。一所大学能留给后人的有两样东西:大学精神和建筑。但只有精神才是永恒的、可传承的。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它体现了大学的价值观、使命和目标,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所在。


2016 年,我结合高校校园实体书店的革新,针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刚刚开启的独秀书房建设,率先提出大学“人文实验室”的建设理念,将独秀书房办成集购书藏书、阅读写作、学术沙龙、咖啡品茗等为一体的读者共享人文空间,得到师生们的喜爱和肯定,后来在其他高校广泛推广。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大学环境文化尤为重要,我觉得仅针对校园实体书店还不够,需根据大学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不断地完善和丰富其建设内容。因此,我进一步扩充了“人文实验室”的内涵和外延,首次对其内涵进行界定:在校园里以人文教育为主体,以校园环境为依托,以人文要素为内容,基于共享场景理念,构建为公共的跨学科融合交流、体验和实践的文化场域,具有文化性、场域性、潜移性等特点,校园内与之相关的博物馆、书店、文化景观等非实验性场域皆可称为“人文实验室”。2023 年初,我就此理念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大学“继承创新建设一流大学文化”高端论坛上进行了阐释,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大学“人文实验室” 既有精神的,又有物质的,是承载着大学文化的物化载体。


华中科技大学老校长杨叔子院士主张:“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我认为,杨叔子老校长所谓氛围来自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学校的内隐文化,与显性课程相比,具有不进入传统的教学计划、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等特点。氛围是隐性课程的诗化表述,隐性课程是氛围的教育学表达。一所大学与另一所大学最本质的区别或许不在于显性课程,而在于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当然包括美丽的校园环境、以学术为中心的潜在气质等,我想,这就是“大学的氛围”。当学校向学生提供课程的时候,除了强调显性课程的价值,也不能忽略隐性课程的意义。


多年来,我一直倡导以创建“人文实验室”为理念,构建大学文化育人环境体系,通过学校的隐性课程,不断地提升大学文化的内在品质。我认为,大学文化建设内涵十分丰富,包含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特别注意凸显其内在氛围,同时,关注几大要素:


01

大学历史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这些历史构成了大学发展的脉络,彰显着大学文化的独特气质和内在基因,透过大学历史去提炼大学精神。


02

大学精神


校训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气质的外在体现,同时,每所大学都应有自己内在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将“尊师重道敬业乐群”作为校训,体现学校的文化传承和办学初心;将“独秀精神”的内涵进一步概括为“弘文励教至臻至善”,以此弘扬学校的历史文化,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


03

大学雕塑


大学雕塑是大学精神文化的外显载体之一,广西师范大学建校以来,大批名师会聚,传道解惑,弘文励教。为纪念先贤,我们在校园树立了杨东莼、陈望道、曾作忠、林砺儒等一批校史人物的雕像,成为一道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景线,既是人物纪念,又是文化传承。


04

大学景观


大学景观包括建筑及其所形成的文化景观,熏陶着在大学学习生活的莘莘学子,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人格修养,承载着教化育人的功能。


在此基础上,结合广西师范大学的文化建设需要,“人文实验室”的建设实践将博物馆、书店、文化景观等非实验性场域纳入建设范围,经过征求广大师生和校友的意见,先后凝练和建设了校园“十大文化景观”、校园博物馆群、“一站式”学生社区、独秀书房等。其中,王城、育才、雁山等三校区的校园“十大文化景观”包含校园的人文历史、自然、建筑等内容,反映了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经典代表,不仅是校园文化标志,更是学生毕业后寄托母校情怀的地方,不少景观已成为师大人和广大校友心目中的“打卡地”。多年来陆续建成的十多个不同类型的校园博物馆,包括校史馆、桂学博物馆、王城博物馆、生物多样性博物馆、人文强桂展馆、越南学校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独秀书房等。它们是学校的文化场域和历史记忆,充分展示了学科特色和地方历史文化成就,也是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要场地。近年来不断建成的新阵地“一站式”学生社区,成为学校学生宿舍区里一道道亮丽多姿的风景线、温馨暖心的避风港、生动立体的文化园。 可以说,“人文实验室”的建设实践,提升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品质,凸显了学校独特的历史底蕴,彰显了学校的大学精神,提振了师大人的文化自信,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我理想中的大学人文环境。我想,建设“人文实验室”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引导大学文化蓬勃发展,彰显、传播和提升大学精神,更是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在一所大学的具体举措。因此,我想通过系统化、逻辑性的记录和论述,推动大学“人文实验室”从具体实践走向经验总结、理论提升,进一步完善“人文实验室”的理念、实践逻辑。


于是,在这些年学校建设的基础上,我组织有关部门编撰了本书《人文实验室:大学文化建设之路》。该书凝结了多年来关于大学“人文实验室”建设的思考和实践,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


上篇“文化篇”


从“人文实验室”的文化基础出发,阐释“人文实验室”的文化内涵、功能定位、建设要点。


中篇“实践篇”


系统梳理了广西师范大学“人文实验室”建设实践,重点阐释了《广西师范大学颂》石刻、校园“十大文化景观”、校园博物馆群、校史人物铜像、雁栖湖碑刻景观、西迁记忆广场、雁栖湖文化长廊、“一站式”学生社区、独秀书房等标志性成果的建设思路和具体内容。


下篇“育人篇”


总结广西师范大学“人文实验室”的育人成效,拓展了“第一课堂”的沉浸式学习体验,构建了“第二课堂”的育人新体系,并创新构建了“共享空间”的育人范式。


附录收录了数年来发表于报刊的关于“人文实验室”的文章。广西师范大学“人文实验室”建设只是大学文化建设若干实践样本中的一个,“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希望本书的所思所论,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点滴的思路和启发,成为一个先行探索的实践样本。“人文实验室”建设凝聚着每位参与者的汗水和精力,衷心感谢每位建设者和参与者的无私奉献。


我想,多年前我提出的大学“人文实验室”建设理念,是一个厚重且深长的命题,因为大学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在这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我们始终坚守大学精神,让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 我们要深刻把握高等教育事业所处的时代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奋力谱写建设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的绚丽篇章。我相信,大学“人文实验室”建设必将助推广西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和“国内一流大学”目标的实现。

 

报道链接

https://share.gmw.cn/difang/gx/2024-10/20/content_37624159.htm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