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博物馆事业发展,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强调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5月18日,广西师范大学王城博物馆围绕“追寻文物中的桂林千年文脉”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活动中,王城博物馆的“独秀揽萃”“千年文脉”“靖藩春秋”“朋币生辉”“明式家具”“校友捐赠文物”“文旅学院院史”等7个陈列厅全部对社会开放。“独秀揽萃”展厅展出的文物标本,是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年来收集的数千件文物中的精品,包括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铁器、玉器、铜鼓、钱币等种类。“校友捐赠文物”展厅展示了王城博物馆新世纪以来,历届师大校友和社会爱心人士慷慨捐赠的文物和艺术品。“文旅学院院史”展厅展现了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从1932年创办以来,历代为学院开拓尽心竭力的前贤们所留下的历史记忆。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在“瓦当模拟拓印”考古小实践中,大中小学的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表示拓印技艺既神奇又有趣。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入了解了古老的拓印技艺,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传承的责任意识,增强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深厚情怀。
瓦当模拟拓印
此次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为开放日活动进行了精心筹备,围绕王城校区的千年文脉这一中心对学生讲解员进行进一步培训,对彰显学校文化底蕴,服务教学科研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参加活动的观众表示,王城博物馆不仅展示了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的风雨历程,也展现了传承一千六百年的桂林乃至广西的文教之风,这样的活动很有教育意义,希望博物馆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