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新华社】关注报道我校教师科学研究成果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 日期:2024-04-14 点击:1892

4月10日,新华社以《中国科研人员发现新物种长肋原花鳅》为文章题目;4月13日,新华社官微以《科研人员在广西发现一新物种》为文章题目,关注报道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杜丽娜研究成果。


现将报道转载分享。


记者10日从广西师范大学获悉,近期,广西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在广西百色德保一带发现了洞穴鱼类新物种长肋原花鳅。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动物学科学》上。


科研人员介绍,长肋原花鳅属于原花鳅属,此属种的肋骨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原有的无眼原花鳅和多鳞原花鳅完全无肋骨,此次发现的新品种肋骨虽明显退化,但与同属种相比肋骨较长,故取名长肋原花鳅。至此,原花鳅属达到四种,分别为:无眼原花鳅、多鳞原花鳅、前腹原花鳅和长肋原花鳅。


此次研究由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生物多样性监测所、广西师范大学等共同完成。研究表明,长肋原花鳅是典型的洞穴鱼类。洞穴鱼类和地表鱼类相比,眼睛已彻底消失或仅残存一个细小的眼点,晶状体已缺失,视网膜细胞层次已不可辨,仅个别残存,且由于在黑暗的环境中缺乏光照,体内生成色素的基因不活跃,因此身体透明,血管和内脏团清晰可见。


科研人员表示,由于洞穴中食物缺乏,洞穴鱼类的种群数量较低,很多种类的分布区域狭窄,有限的种类数量和狭窄的分布区域使得洞穴鱼类非常容易因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干扰而濒危。


图为长肋原花鳅标本。(广西师范大学供图)


新华社报道链接: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965372?d=134d81a&channel=weixin


新华社官微报道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zQBkKN35rBWtKkNmmvThcA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