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南国早报》客户端关注报道我校环境与资源学院学生的故事



来源:新闻网 作者: 日期:2024-01-05 点击:10

12月29日,《南国早报》客户端以《“全员升博”后,她想为家乡矿山披绿装》为题,关注报道我校环境与资源学院唐舒婷同学的励志故事。


2023年6月,唐舒婷所在宿舍3人“全员升博”,另外两名同学分别升至厦门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她则考入中山大学。升博后有了新的挑战,一开始她很难适应。“读博后要分担科研任务,跟以前的学生生活截然不同,但我选择了这条路,就会坚定地走下去。”唐舒婷说,她开始自我调整,不到一个学期,工作、生活都开始走上正轨。


现将报道转载。


“全员升博”后,她想为家乡矿山披绿装


2023年,广西师范大学一个宿舍的3名女生“全员升博”,火遍全网。刚升入中山大学不久的唐舒婷就是其中一员,她研修的专业方向是矿山修复。广西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但也面临着矿山生态修复等问题。新的一年,唐舒婷希望早日学有所成,毕业后能回到家乡工作,让广西的每一座矿山都能披上绿装。


▲唐舒婷在广西师范大学内留影。受访者供图


高二那年,唐舒婷在课堂上看了一部关于环境污染问题的纪录片,便对生态环境治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如愿考上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本科和硕士在读期间,她的专业都与矿山土壤的生态修复有关,她在读研期间还发表了5篇SCI论文。


2023年6月,唐舒婷所在宿舍3人“全员升博”,另外两名同学分别升至厦门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她则考入中山大学。升博后有了新的挑战,一开始她很难适应。“读博后要分担科研任务,跟以前的学生生活截然不同,但我选择了这条路,就会坚定地走下去。”唐舒婷说,她开始自我调整,不到一个学期,工作、生活都开始走上正轨。


矿山修复是一项非常需要体力与脑力的工作,上矿山、下泥潭是家常便饭。有些地方车辆到达不了,则需步行。唐舒婷谈到,有一次,她去柳州一个铅锌矿场,早上6时出发,4个小时到达矿山后开始徒步采样,直到中午才采样完毕,再把10公斤重的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科研路并不轻松,是否有怀疑自己的选择?她说:“做科研有很多不确定性,失败受挫是常有的事,但从中获得的成就感却让人振奋。”


▲在户外采集样本的唐舒婷。受访者供图


作为南宁市首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南宁园博园矿坑生态修复项目近日入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该项目培育了区域旅游、现代服务业等新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推动了南宁旅游产业的升级,整体提升了绿城南宁的城市品质。


“像南宁园博园矿坑生态修复项目这样,通过‘不推山,不填湖,保留现状植被’等近自然的方式完成生态修复,是我未来的目标。”唐舒婷说,当下广西设有环境类专业的高校不多,博士层次的人才较少。在新的一年里,她希望潜心钻研,早日学有所成,毕业后能回到家乡发挥自己的专长,让广西拥有更多的绿水青山。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梁雅佳)


报道链接:

https://app-h5.ngzb.com.cn/shareArticle?news_id=1788321162&app_id=5020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