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广西日报》专版关注报道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做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工作经验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日期:2023-05-26 点击:365

2023年5月26日,《广西日报》第6版以《在现代化新征程上讲好中国故事——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工作》为题,报道我校马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强三性”“两支撑”“三融合”“全覆盖”打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品牌。文章从做好顶层设计,“强三性”赋能宣讲工作“强底气”;依托学科优势,“两支撑”实现宣讲工作“冒热气”;抓住关键载体,“三融入”确保宣讲工作“有生气”;关注群体需求,“全覆盖”推动宣讲工作“赢人气”四个方面,介绍了马院推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入心入脑,不断开创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取得的成果。


现将文章转载分享。


在现代化新征程上讲好中国故事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工作


陈国华 韦冬雪 赵剑光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强三性”“两支撑”“三融合”“全覆盖”打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品牌,推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入心入脑,不断开创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 做好顶层设计“强三性”赋能宣讲工作“强底气”


突出政治建设,强化宣讲工作的政治性。学院党委第一时间召开党委会专题学习研究部署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力争通过立体式、嵌入式、互动式的方式,实现先学一层、深学一步的目标。先后召开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上级重要会议、文件精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常态化学习内容,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地开展学习研讨和集中培训、集体备课。


健全机制体制,强化宣讲工作的系统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制定《广西师范大学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方案》,推动出台《中共广西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方案》,强化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用,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成果转化为建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实际成效。


提升专业素养,强化宣讲工作的专业性。邀请自治区党委讲师团特聘教授等专家领导开展专题辅导,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党支部代表分享学习体会,通过示范讲、分享学、交流学,深化学懂弄通做实。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依托主题教育读书班、周末理论大讲堂、政治理论学习会、望道讲堂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载体开展全覆盖培训,进一步提升师生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建强建优全国重点马院的能力水平。


2 依托学科优势,“两支撑”实现宣讲工作“冒热气”


发挥平台优势,夯实宣讲的学科支撑。依托全国重点马院平台,开展学术交流,帮助师生理清宣讲思路,抓住宣讲重点,掌握宣讲技巧,确保宣讲既全面准确,又生动活泼。如,以“党的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等为主题举办多个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为主题举办“中越老三国社会主义论坛”;与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共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基地,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术研讨会。


依托人才优势,夯实宣讲的理论支撑。组织动员多名专家学者申报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安排专项经费开展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委托课题立项和全面从严治党暨新时代“清廉马院”建设专项研究课题的组织申报工作。教师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和《广西日报》等刊发30余篇理论文章。


3 抓住关键载体,“三融入”确保宣讲工作“有生气”


统领课堂主渠道,实现宣讲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融入。始终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大学生思想理论武装的“热门金课”,组织各教研室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体备课会,准确把握上级要求、反复研读报告原文、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更好推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带着热气”进教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依托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和教学名师工作室,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分课程的方式,高质量承办广西高校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全区各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3000多人参加,有力促进了我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以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为载体,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深度融入,强化互动式传播、沉浸式体验。


占领校园主阵地,实现宣讲与“三全育人”全方位融入。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累计开展党委、团委、团支部、学生社团联学联建30余次,读书沙龙、红色基地打卡等活动20余次。深入实施“青年大学习”行动、“青马工程”,优化升级望道讲堂、望道理论宣讲团、望道研习社等“望道”品牌集群宣教品牌项目,结合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学生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讲座10多场,组织学生到班级、公寓、社区开展宣讲活动50余场,覆盖学生、群众5000多人次。


引领网络主战场,实现宣讲与新媒体全时段融入。聚力建设“小马工作室”,引导和扶持师生创作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作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文本、阐释、研究的宣传报道,在学院微信公众号、QQ空间等新媒体平台推出“聚焦二十大”“青春向党·团史故事”“望道讲堂”“青听马克思”等栏目,累计推送1000多篇微信推文,不断掀起学习热潮,在网络宣传宣讲的熏陶下,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


4 关注群体需求,“全覆盖”推动宣讲工作“赢人气”


紧扣主题,抓好“示范化”宣讲实现全覆盖。发挥全国重点马院的引领辐射作用,在党的二十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等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事件关口,第一时间选派专家教授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集中开展示范化宣讲,解读精神、宣讲党史等。


团队协作,抓好“阵地化”宣讲实现全覆盖。以学院入选自治区党委讲师团和广西青年讲师团的专家、教授为指导老师,组建20名本硕博学生构成的“望道”理论宣讲团,采取“1+20”即1名宣讲团成员结对指导20名学院学生的方式,点与面结合的模式即宣讲团成员负责学院层面的宣讲任务,指导的学生深入学生班级、社团、宿舍开展宣讲,并以宣讲团成员为骨干分派至各个班级指导学生按照“生源地”原则返回家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青年学生通过成长经历和先进事迹分享、微课录制等形式,引导家乡群众领会大会精神,知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有效供给,抓好“菜单化”宣讲实现全覆盖。根据时代主题和社会需求,学院将每位宣讲专家擅长的专题分类汇编,各地市、单位按需“点单”,专家“接单”上门宣讲,用百姓听得懂、愿接受的语言和方式,用新理论新思想释疑解惑、辨析问题,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宣讲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思想,为机关干部、人民群众提供了丰盛的理论“大餐”,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群众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各项具体工作中,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报道链接:https://gxrb.gxrb.com.cn/?name=gxrb&date=2023-05-26&code=006&xuhao=2


报道截图: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