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脱贫攻坚

正文字体: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积极参与灵川县潮田乡文化艺术旅游节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文学院 作者:( 文/盘丹 唐亚词 图/袁飞杨 审/江飞 韦敏) 日期:2023-04-21 点击:108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启动的背景下,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大力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广西“壮族三月三”别样文化,以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4月20日,灵川县潮田乡在潮田乡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举办“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文化艺术旅游节开幕式及系列活动。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主要负责人,望道社团指导老师李逊、盘丹、杨楠以及望道话剧社、望道记录社、院主持人队共50余名师生参与本次活动,为发扬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文院力量。


开幕式前,潮田乡党委书记秦晓晖对学院师生的参与表示了热烈欢迎和感谢,邀请师生代表参观潮田乡文化活动中心并介绍潮田乡的具体情况与发展项目。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主要负责人对潮田乡为学院学生提供文艺实践机会表示感谢,他表示潮田乡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还是全国脱贫攻坚优秀单位,本次文化旅游节能够将文化与乡村振兴结合,充分发挥了潮田乡的优势,让大学生学术社团参与其中,有效促进了文旅融合,强化新时代潮田乡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他还表示,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启动的背景下,更要加强学院与潮田乡的沟通交流,让学院师生深入基层一线、深入调查研究,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等方面取得实效。


学院望道话剧社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公益活动演出中带来经典剧目《花桥荣记》,该剧目改编自白先勇的同名小说,围绕上世纪60年代台北长春路上一家桂林米粉店“花桥荣记”,讲述了广西人在台北跌宕起伏、时运难济的生活,多方位地展现出远在异乡的一代人飘零羁旅的人生遭遇与难以消怀的乡思愁绪。演员们通过精细生动的表演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穿梭今昔、专属于广西人的乡愁乡音在潮田的舞台上完美展现,营造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浓烈的地域特色。彰显学院学子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文化精神的凝聚以及文化自信的表达的社会历史责任感。本次《花桥荣记》公益展演,体现出学院学子心系时代使命,积极参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旨向,也是学院对的家国情怀与文化寻根育人模式探索的一种彰显。


在“潮田美”诗歌散文朗诵会中,由学院望道读写社原创、主持人队编排的朗诵节目在潮田书苑进行展演。《灵川的春天——致扶贫工作者》《桃花岛》《寻美》《归来》等诗歌文篇,展现了大学生视角中灵川潮田乡的风景之美、山川之韵。伴随温婉动人的音乐,朗诵人声情并茂、满怀诚挚地将对灵川赞颂婉婉道来,描绘了潮田乡美丽生活、经济繁荣的篇章,以此展望乡村发展的美好愿景,企盼山水如画、人美地灵。


本次潮田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文化艺术旅游节的成功举办,旨在大力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对加强文化推动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深刻意义。据悉,3月中旬,学院20余名师生代表受邀前往潮田乡开展文化采风调研,了解潮田乡概况及发展历程,感受当地人文景观、自然风物,并创作诗文十余篇。本次艺术节,学院师生通过话剧展演、原创诗文创作、朗诵等形式参与其中,是继文化采风调研行的再次文化交流,是学院本科生读写能力提升工程的有效实践路径,更深刻贯彻学院“以文化人,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体现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学子心系时代使命,积极参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旨向,也是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家国情怀与文化寻根育人模式探索的一种彰显。


活动现场

话剧演出现场

朗诵会现场

合影留念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