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中国社会科学】刊发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师文章《灵渠功能的历史变迁》



来源: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王然 日期:2023-04-14 点击:364

4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5版刊发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田祥教授《灵渠功能的历史变迁》一文。文章以历史时间为脉络,详细介绍了灵渠的军事运输、经济贸易、水利灌溉、文化旅游等重要功能,重点突出了灵渠促进国家统一、边疆稳定、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的重要意义。


现将报道转载分享。

灵渠功能的历史变迁

◇江田祥

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明珠。秦朝开凿灵渠“只为军粮计”,军事运输是其主要功能。自北宋以降,灵渠发挥着经济贸易、水利灌溉、文化旅游等重要功能,大大促进了国家统一、边疆稳定、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交融。

军事运输

秦朝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是运输军粮,这为秦军顺利南下、统一岭南发挥了重要作用。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军分五路南征百越之地,因遭到本地西瓯越人的激烈反抗,经过长期的艰苦战争,秦军后勤粮饷供应困难,监御史禄被任命凿渠运粮。秦始皇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间,监御史禄督率士卒成功开凿了灵渠,连通了中国南方的水运网,秦军及时得到粮草和兵源补给,最终实现了国家统一。

此后,灵渠一直担负着重要的军事运输职责。西汉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兵分四路平定南越,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伏波将军马援、楼船将军段志征讨交趾之乱,这两次南征队伍都途经灵渠进入岭南地区。唐朝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期统治由盛转衰,岭南政治军事形势风云突变,灵渠的军事运输作用至关重要。晚唐宝历元年(825),桂州刺史、桂管都防御观察使李渤疏浚灵渠河道、建造镂堤、修建陡门,大大提高了灵渠通航效率。自晚唐会昌年间起,南诏多次大举进犯安南与邕管,唐王朝征调众多岭南以北的诸道军士前来支援,诸道军士的南来北归与前线军饷馈运,大都要经过灵渠一线。唐咸通七年十月,高骈收复安南,平息南疆危机;咸通九年九月,鱼孟威开始大力整治灵渠,疏通了岭南内河航运,完善了中原至安南的军事运输网络。

经济贸易

北宋至明清时期,随着岭南漕运与灵渠民间航运逐渐兴起与繁荣,灵渠的经济贸易功能煎发重要。据《后汉书·郑弘传》记载,灵渠应是岭南交趾七郡贡品北上,进入中原地区的重要水上通道,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灵渠沿线陆续发现了汉代、唐代的胡人俑,说明灵渠在连接中原与岭南及海外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灵渠作为唐宋南方漕运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唐代以后,灵渠修缮次数大增,共有35次,其中唐代有2次,宋代至少有6次。如《宋史·李师中传》载“桂州灵渠故通漕,岁久,石室舟滞,师中即焚石,凿而通之”。降至元明时期,粤盐是灵渠水上运输的重要物资,地方官员不得不定期修缮灵渠。入清后,灵渠上的滇铜、粤盐、湘米等商贸运输事务更为繁忙。

此时,灵渠发挥的功能包括水上交通、水利灌溉、商品贸易、湘米南运以及运输滇铜。自16世纪以来,灵渠成为中国南方水运网络的重要一环,连接着岭南地区、西南地区、长江流域及京杭大运河,也可南下广州、合浦,进入广阔的海域,为促进岭南与中原、东南亚等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利灌溉

农业是历朝立国之本,水利灌溉至关重要。灵渠沿线地区拥有良好的水资源条件,灵渠水利灌溉功能的凸显与唐宋以降桂林本地军民人口增加、农田开发息息相关。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期间,全国各地不断垦荒农田、兴修水利。熙宁前期,摄兴安知县的李忠辅修浚灵渠、恢复前人的水利灌溉设施,灵渠两岸田地受益颇多。明洪武四年(1371)正月,《明实录》记载地方官府修复了灵渠堤岸与三十六座陡门,说明灵渠灌溉作用的重要性。洪武二十九年,严震直主持大修灵渠时,修复了灵渠沿线的24处灌田水涵,灵渠沿线地区农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

清雍正八年(1730),云贵广西三省总督鄂尔泰和广西巡抚金鈇等人大修灵渠与临桂县相思埭,鄂尔泰在《重修桂林府东西二陡河记》中,记载两渠共灌溉数万亩农田。乾隆二十年,两广总督杨应据再次疏浚灵渠与相思域,灵渠两岸“农田之赖以灌溉者,不知其几千百亩”。

1949年以后,广西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发挥灵渠的灌溉功能,通过全面修复灵渠水利工程,兴建支灵水库、泥堰水库、金沙冲水库、南岔塘水库、洛塘水库等,兴修灵渠总干渠、一支渠、三支渠、严关干渠等水渠,形成了以灵渠南渠、北渠为中心的水利灌溉网络系统。至2017年底,灵渠灌区的总灌溉面积达到4333公顷,其中水田为2689公顷,灵渠灌溉区成为兴安县重要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生产基地。

文化旅游

灵渠拥有独特的工程智慧以及沿线丰富的山水景观、名胜古迹、建筑设施与摩崖石刻等,加上不少文人骚客写下的大量优美诗文篇章,使灵渠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价值日渐彰显,吸引了不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20世纪40年代,当地政府大力整建风景区、推广旅游,邀请文化界知名人士游览灵渠。1942年5月,湘桂铁路理事会与中国旅行社在桂林合组兴安游览团专列,盛况空前。当时的中国旅行社社长潘恩霖认为灵渠“巧夺天工、利尽百世”,并将游览灵渠提升到“激荡民族自信”的高度。

1963年3月28日,郭沫若、翦伯赞等一行人来到兴安游览灵渠,郭沫若赋诗《满江红·灵渠》,将灵渠与长城相提并论,称赞灵渠“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说法由此流传至今。

1988年,灵渠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灵渠被评为国家级4A旅游风景区;2018年8月,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如今,千年灵渠正迎来申遗的新机遇,这颗中国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终将绽放出令世界瞩目的光芒。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清时期桂江流域的环境、社会与文化研究”(19BZS103)、广西社科界智库咨询课题“灵渠功能研究”(skzkzx2023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原文截图: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