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2012—2022年学校美丽广西、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成果展 ——学校定点帮扶社岭村成果展
来源:新闻网 作者: 日期:2023-01-03 点击:1311
编者按
十年帮扶,久久为功。广西师范大学自2012年开始定点帮扶资源县扶贫工作。2012-2022年,学校先后定点帮扶河口瑶族乡猴背村、车田苗族乡黄宝村、资源镇金山村、中峰镇社岭村、瓜里乡瓜里村、梅溪镇坪水底村。外派工作队长、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共计 31 人,着力开展教育、科技、旅游和消费扶贫“四大专项行动”,发挥教育资源、技术、人才和智力等优势,开展多样化的帮扶模式,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一套精准高效、协调联动的定点帮扶工作机制,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贡献师人的智慧和力量。自治区从2018年起组织实施区直中直驻桂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考核以来,学校已连续四年被评为最高等次“好”,勇夺四连“好”的佳绩。
从“‘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到“精准扶贫”再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校上下形成合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精准帮扶方略,为资源县出计献策,共谋发展。
十载帮扶,情注资江。在广西师范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资源县向学校赠送帮扶纪念碑及红豆杉90棵,并在雁山校区举行揭牌仪式。“在精准帮扶期间,广西师范大学和派出的所有帮扶人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精准帮扶方略,为资源县出计献策,共谋发展,投入各种帮扶资金3000多万元,及时改善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激发了脱贫内生动力。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广西师范大学再次与资源县人民携手同行,共同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号角吹响大地,构建起6个脱贫村的“一村一品一特色”产业格局,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开局。”揭牌仪式上,资源县充分肯定了我校十年帮扶成效。
“至臻至善,共赴康庄。斯恩斯德,勒石以彰”,巍然屹立的巨石,笔墨深情的诗词,这既是资源人民感恩广西师范大学的心意表现,也是广西师范大学帮扶资源县十年征程的缩影。
为充分展现2012-2022年学校美丽广西、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成果,特开设“帮扶十年结硕果,乡村振兴再出发”专题,通过采用图文并茂和数据对比的形式,集中展示这十年间,学校定点帮扶成效。
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励新作为。 学校定点帮扶猴背村、瓜里村、金山村、黄宝村、社岭村、坪水底村的工作成果展从即日起在学校融媒体平台陆续推出,讲述十年间这些乡村的发展故事,共同见证广西师大书写的新时代精彩答卷。
摆脱贫困彪炳史册,乡村振兴再启新程
——学校定点帮扶社岭村成果展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竹贱愿天寒。牛困人饥日已高,车马出门泥中歇......”短短一首山歌词映照出了昔日社岭村百姓生活的穷苦。
桂林市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位于资源县南面,距资源县城26公里,是资源县“十三五”贫困村。全村辖区共17个村民小组,456户,1676人。2015年,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3户293人。长期以来,“海拔高、山林多、耕地少、温度低、路难走、分散广”的地域环境特点极大限制了社岭村的各项发展。
图为 广西师范大学派驻社岭村首任第一书记陈燕勇(2015年10月--2018年4月)
【原驻村第一书记陈燕勇感想】
精准识别、精准脱贫是“十三五”时代的最强音,是躬身奋斗其中的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和精神标识。2015年10月开始挂职第一书记从事两年半精准脱贫攻坚的伟大奋斗实践,是我人生的一笔重要精神财富,是自我革新、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重大契机。两年半扶贫岁月,从精准识别开始拉开帷幕,建档立卡数据库建构、年度扶贫开发规划、村集体特色产业、农业农民合作社、道路交通、公共基础设施、年度脱贫目标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大事,桩桩历历在目,满目皆是与村民干部协同奋斗的画面情景。那段岁月虽艰辛但不气馁,困难压力虽重但不迟疑。这得益于村民村委干部的信任和支持,来源于自身神圣的使命感和单位集体关爱,共同构成初心使命的共同体和舍我其谁的主人翁精神。创业艰难百战多,社岭村各项扶贫攻坚战接续打响,从无到有,逐步消除脱贫的根蒂和归因,为后续全面脱贫攻坚奠定坚实根基。这段乡村情结,让我更好感知三农、感念乡村、感兴乡村基础教育和未来发展,以另一种教育特殊模式延续着这份党和国家发展伟业。
图为 广西师范大学派驻社岭村第二任第一书记张乾一(2018年4月--2021年4月)
【原驻村第一书记张乾一感想】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有幸参与了伟大的脱贫攻坚战。生平第一次来到农村一线挂职,是机遇,也是挑战,回望看来感慨颇多,聚村而居造就的我们所有战友活动范围必然有沉醉在农村广袤地域上,一方面见证了我们村民终老在乡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让我和战友们的生存均在别人眼中成长。我目睹了贫困群众从木制瓦房、“屋漏偏逢连阴雨”的危房换进了明亮温暖的新房,目睹了从”车马慢“的泥路变成平整的水泥大道,目睹了集体产业收益从每年1万余元到10万余元的增长,目睹了我从一个陌生的人,成为群众眼中熟悉并得到信任的干部。“不见外”的把酒言欢,围炉而坐的聚餐,这份信任的由来,是学校强大的后盾支持,是战友们的同心协力,也是村委与群众的心心相惜。当曾经的激情、委屈、伤痛、奋斗深埋记忆后,“知行合一”的开悟让这段历程成为了生命中最有意义的经历。它在我从事教育事业上依然不断提示着我:“通识性培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我会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赓续脱贫攻坚精神,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
图为 广西师范大学派驻社岭村现任第一书记韦斯门(2021年4月--至今)
【现任驻村第一书记韦斯门感想】
我们当代中国青年可谓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为能够接过脱贫攻坚的接力棒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而感到骄傲!驻村以来,在学校的鼎力支持下,在社岭村各族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在老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们的耐心传帮带中,我始终努力奋斗并见证着社岭村从“穷山村”变成“网红村”、从“脱贫村”变成“乡村振兴重点村”,而我也从“听不懂本地话”成长为老百姓信得过的“我们书记”,用心办实事、用情解民忧,实现了社岭村历史上的八个第一次,我和村民们携手并进的每一步都留下了坚实声响和清晰印记,期间我虽经历过生死考验,但我始终初心如磐,正如我在出征仪式时所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接下来的奋斗岁月里,我还将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踔厉奋发,攻坚克难,铆足干劲,勇挑重担,让“建设广西之柱石”和“十载帮扶,情注资江”的故事和精神始终熠熠生辉!
自结对帮扶以来,学校积极发挥科教等优势,向定点帮扶社岭村派驻第一书记3人,投入帮扶资金(项目)(含无偿、有偿和物资折款)共计人民币400多万元,开展消费帮扶采购与销售总额达240余万元,有效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20年社岭村顺利实现脱贫。
图为2021年10月8日,学校党委赴资源县召开校党委常委(扩大)会议暨集体现场办公会合影
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后,学校通过实施“校领导挂点,二级单位包村和帮扶动态监测户”的工作机制,聚焦脱贫群众增收这一核心目标,以”一人一册”全方位、多形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目标。
图为2021年5月8日,社岭村向学校献上感恩锦旗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小孩上学不用愁,老人家吃穿看病也不愁,师大的帮扶人和第一书记经常来看我们,还帮我们把新房子和家门口都整得整齐漂亮有面子,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易地搬迁脱贫户易有元激动地说。
图为昔日易地搬迁以前脱贫户易有元家的木房子和在学校帮助下易有元家现在所住的小洋楼(拍摄于2022年10月)
图为2021年5月8日,社岭村向后盾单位献上感恩锦旗
以建强村党组织为引领,凝心聚力促进发展
社岭村昔日没有产业、没有资金、没有技能的老山界民族村,现在发挥好资江源生态环境金不换的优势,运用好民族非遗文化瑶绣和瑶族山歌的宝贵资源,活用直播电商,找到了“党建+非遗+电商+文旅”的致富新路,以“党建+工会活动”“党建+研学”“党建+劳动教育”“党建+志愿服务”形式,充分发挥后盾单位在国际合作、统战、种养技术、创新创业、设计、消费等方面优势,全力打造“党建引擎,兴业社岭”党建品牌,努力打造成为高标准星级党组织,全面推进社岭村“五大振兴”。社岭村如今成为了“网红村”、桂林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村。驻村第一书记韦斯门获得荣登桂林市驻村工作红榜,韦斯门2021年将乡村振兴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带领广西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们到村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获得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文表扬,所带团队入选全国优秀团队。
图为2019年6月5日、2018年11月9日,校领导分别到社岭村走访慰问并捐赠建设经费
图为2021年6月18日,学校文旅学院唐凌教授率团队到社岭村开展调研并指导党建与红色文化建设工作
图为社岭村委会议旧照(2016年7月拍摄)和同一地点村委会议新貌(2022年11月拍摄)
图为2022年7月5日和8月19日,社岭村组织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培训
社岭村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坚持“坐班+走访”相结合服务群众制度,推行分片包干责任制,以“党建+微网格”为抓手,把群众诉求收集上来、难题逐一解决掉,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逐步提升;精心组织全体村党员、村民代表外出学习、考察、培训提升履职素质能力;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五有”工作法——有“计划”、有“记录”、有“反馈”、有“亮点”、有“宣传”。
以民生改善为目标,夯实共同富裕之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社岭村始终把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充分活用后盾单位“校领导挂点、各二级单位组织包村和帮扶动态监测户”的帮联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率100%,让脱贫成果更稳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乡村振兴蓄能攒劲。
图为2022年4月19日、6月27日,校领导入户走访慰问
“以前小孩子在念中学,父母又都病重,我们必须在家照顾,不能外出打工,但是师大领导们经常来关心慰问,第一书记还帮解决公益性岗位问题,同时在家门口卖瑶绣,现在我一个月也有两三千块的收入,生活比以前好多了。”社岭村村民谢秀英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图为2022年7月1日、12月12日,校领导入户走访慰问
图为2022年6月27日,学校到社岭村开展全村义诊
“一下雨进村的路泥泞不堪,能不能帮把路修好。”“每年汛期这个塌方就威胁着全村老百姓的安全,运竹子都不方便”在驻村入户走访中,社岭一队、双坪三队的村民反映强烈的修好入村路和塌方的问题集中到了村里。在驻村第一书记与村“两委”干部先后到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咨询相关政策,积极发挥后盾单位的作用,寻求解决办法。最终老百姓盼了八年的路,经过一个月紧密施工和维护竣工通车。校村协同发力“泥泞路”“塌方路”成了群众的“振兴路”“安全路”“幸福路”,赢得了全村群众的点赞。
图为学校支持修建的社岭村白竹洞屯桥路一体化工程
图为学校支持修建的社岭村村级活动中心大桥
图为学校支持修建的社岭村双坪屯水毁塌方地段
图为2021年5月13日杨鸟江屯受灾塌方地段(2021年5月拍摄),2022年汛期前已全面修复(2022年8月拍摄)
自学校对口帮扶以来,社岭村累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50余次,帮助村民400余人次,争取到300多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做好民生工程,累计修路修桥修塌方修建水利设施40余处,实现全村四大片区17个生产队“户户通”硬化路。驻村第一书记始终坚持宣传“先行官”思路,为资源县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等代言直播5次,实时在线观看人数超过4000人,点赞量超过了34000次,累计为资源县带货价值超过10万元,现在社岭村已成为资源县的“网红村”。
图为学校派驻的第一书记参与直播带货与地方代言推介并帮助出品地方非遗文化宣传片
以凝聚发展合力为动力,确保帮扶走深走实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抓好产业、稳定收入是关键。驻村第一书记通过特色产业培育、产业带动模式和拓展销售渠道“三个精准”全力提升产业扶贫成效,拓展销售渠道,优化扶贫产品供给和服务,助力贫困群众增收。社岭村因地制宜,构建起了“一村一品一特色”产业格局,发展以养殖虹鳟鱼为核心的高山冷水鱼、亚冷水鱼养殖产业,现已建成产量达每年20万斤、产值可到500万元养殖基地;以瑶绣、瑶族山歌文化为载体,打造瑶绣产业,形成非遗振兴乡村的产业发展思路。
图为社岭村高山冷水鱼养殖基地航拍,社岭村第一书记韦斯门在高山冷水鱼养殖基地与村民捕鱼一景
图为社岭村瑶绣展示与瑶族山歌传承基地培训班(2022年1月拍摄)
以赋能乡村教育为牵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教育,国之大者。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不忘教育初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持扶贫“扶志与扶智并行”的理念,带领村“两委”大力推进乡村素质教育、感恩励志教育和技能增智培训,不断提高村民见识、觉悟和增收致富能力素质。社岭村办起了瑶绣传承培训班、肉牛、泉水鸡与冷水鱼养殖和罗汉果种植培训班,邀请科技特派员、专家、教授到村授课,为脱贫户们现场讲解种养技术,“手把手”带上道。
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驻村第一书记们牢牢守住控辍保学底线基础上,积极落实把乡村教育融入乡村建设行动中,在工作之余为孩子们提供“有温度的一、二课堂环境”。每年教师节期间,社岭村组织开展“振兴乡村教育,关爱乡村教师”主题活动和一系列“送教下乡”活动,向村小学捐赠办公用品和慰问物资。坚持以“大手牵小手”形式建构起“有温度的乡村教育”,开展了30余次乡村支教、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教育帮扶活动,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图为科技特派员送技下乡、教师节看望慰问乡村小学和教师(2021年9月拍摄)
图为学校组织中外师生送教下乡(2022年8月拍摄)
图为社岭村开展大宣讲活动与瑶绣传承培训班(2022年6月拍摄)
图为学校组织中外师生为社岭村送教下乡和开展“艺”起成长专项行动(2022年8月拍摄)
以讲好振兴故事为抓手,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赋能乡村振兴,讲好振兴故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营造氛围。在学校对口帮扶下,社岭村乡村振兴发展经验获得人民网、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等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30余篇,形成了良好的乡村振兴舆论氛围。2021年10月23日,广西师范大学境外师生“看乡村发展变化,知脱贫攻坚成就”活动在社岭村举行,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师生齐聚社岭村,重走长征路、共种友谊树,零距离了解中国乡村,亲身感受脱贫攻坚成就、城乡发展变化和少数民族风情;挂牌建立广西师范大学留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图为2021年10月23日社岭村举行2021年侨界新生代代表人士看广西(桂林行)体验营与广西师范大学境外师生“看乡村发展变化,知脱贫攻坚成就”活动
图为2016年社岭村非遗传承人合影(2016年5月拍摄),如今的非遗传承人合影(2022年1月拍摄)
图为2016年在社岭村三楼会议室举行的扶贫开发会议旧照(2016年3月拍摄),如今社岭村在村委三楼举办2021年侨界新生代看广西(桂林行)体验营开营仪式(2021年10月拍摄)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学校的坚定支持下,社岭村各族干部群众将更加紧密团结、更加吃苦耐劳、更加能征善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持续抓好“三农”各项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努力绘就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