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正在进行时,连日来,我校全体干部师生持续认真学习、畅谈感想。针对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书记提出“五个牢牢把握”,在我校广大干部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学习进行时,我校师生畅谈交流学习体会。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肖富群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强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严浩真表示,聆听完党的二十大报告,我心潮澎湃,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引领时代、催人奋进。我作为一名高校党员领导干部、高校辅导员,我将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五个牢牢把握”出发,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守学生工作一线,扎根教育事业,用培根铸魂的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恪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的铮铮誓言。
我校驻资源县车田乡黄宝村第一书记汤明旭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总书记深情的话语,饱含着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真挚情怀,映照出百年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要以昂扬的斗志、充沛的干劲、扎实的作风,履职尽责、深入田间地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党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心坎。为脱贫群众增收可持续、就业有保障而努力奋斗,让农户日子越过越红火,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辅导员李逊表示,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令我热血沸腾、倍感振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高校辅导员,我将继续坚守育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组织、引领、服务、建设”为工作重心,着力凸显“以文化人,经世致用”的学院育人特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构建文化育人品牌活动集群,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进一步在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政治引领、价值引领、思想引领和文化引领上下功夫,努力做好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和同行人,与学生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广西师范大学马来西亚籍留学生陈子恩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7日上午,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总书记强调要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要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扬帆起航,将推动区域一体化向更高水平迈进,助力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拥抱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对马来西亚来说,RCEP 叠加中国-东盟自贸区,将拓宽马来西亚产品对华输出的机遇,进一步释放中马货物贸易发展潜力。今年是“两国双园”开创的第十个年头,作为一名在中国留学的马来西亚人,我为可以见证我所热爱的两个国家在各方面相互促进而感到十分自豪。在留学期间,我参加过许多有关于中国-东盟的活动,对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在经济贸易以及文化交流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坚信中马之间合作将会越来越紧密,祝愿两国友谊长存,云天高谊。
《共产党宣言》青年研习社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王骄认为,从“五个牢牢把握”出发,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我深受振奋、备受鼓舞。作为思想理论类学生社团的成员,要以身作则,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发挥研习社的理论宣传辐射作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理论学习新平台,用“接地气”“吐露珠”“带热气”的方式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引领青年学生增强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共同在广西的红色沃土上谱写出新时代的壮美篇章!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