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师大要闻

正文字体:

【聚焦二十大】踔厉奋发新时代!我校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四)



来源:新闻网 作者: 日期:2022-10-19 点击:370

党的二十大正在进行时,连日来,我校全体干部师生持续认真学习、畅谈感想。10月17日,习近平同志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针对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书记提出“五个牢牢把握”,在我校广大干部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学习进行时,我校师生畅谈交流学习体会。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刘月娥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广西代表团,总书记谈到的“第五个牢牢把握”,是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这为高校教育国际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从事高校国际化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将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作为国际学生的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实施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平台育人“四育工程”,突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培育知华友华的文化交流使者。同时,我们还将以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为使命,突出学校东盟特色,拓展海外联络覆盖范围,搭建中国—东盟创新创业人文交流研究的平台等途径,力争使学校在国际学生的规模、在地国际化办学、高层次人文交流和人才引智工作等方面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校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主任钟慧容认为,学习、研究、阐释、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光荣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党和国家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都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广西代表团,总书记强调的“第二个牢牢把握”,就是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思政课教师,更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贯穿的“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应将学理性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并将其运用到思政课教学和研究中,作为光荣使命与责任担当。

 

教育学部辅导员陈燕勇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报告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有历史经验精准概括,又有现实问题深刻剖析;有理论系统阐述,又有实践根本指引。从深刻理解“五个牢牢把握出发,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始终把握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明确责任,勇挑重任,践行使命。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青少年学生的高质量发展笃定前行。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更高境界和本领、更优作风和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无愧于党、人民和国家。

  

“河流卫士——漓江环保教育”志愿服务团队主要负责人、教育学部2022级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彭博表示,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桂林时深情地叮嘱:“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在秀美漓江边长大的我亲眼见证了漓江母亲河生态环境的变化,深知我们这代青年肩负守护好家乡母亲河的责任和义务。十年来,我始终坚持开展漓江环保教育志愿服务工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守护好世界最美漓江贡献自己的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今后,我将持续在环保一线书写青年担当,用实际行动建设壮美广西,建设美丽中国!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