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周年校庆及80周年院庆到来之际,9月16日,外国语学院再次举办外国语言文学系列学术活动,邀请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做题为“赋权增能型外语教育理路与课程建设”学术讲座,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吸引了外国语学院近300名教师和研究生参与。讲座由学院负责人主持。
讲座伊始,张文忠教授针对国内外语教育教学的痛点,指出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做学用合一”。张教授以自己丰富的教研经验为例,阐述外语学习“做”、“学”、“用”的内涵。对于讲座的核心主题——“赋权增能(RightOempower)”,张教授进行了深入全面深入的解读,将“赋权增能”的核心主张概括为“角色、权利、责任统一、做、学、用合一,能力内生”。基于《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他构建了外语人才“能”的四个向度——“格”、“知”、“能”、“养”,并形象地将其与人体运动系统相比喻。他指出,“增能”的目标就是学生在外语学习各方面“有广度、高度、高度、幅度、温度等的增加”;强调外语教师的每一次课、每一门课都应该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收获感。
张教授阐述还了他对外语学习学生权利(right)的理解。“学生长期身份赋予的权利”、“由教师持有的权利”、“学生角色权利”构成学生权利的三个主要方面。教师通过“还权”、“分权”、“配权”等“赋权”方式,从学习活动中的“角色”、“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课堂组织”、“学习评估”等维度,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利”,从而提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学习主动性。“享权”与“担责”辩证统一,通过给学生充分“赋权”,确保“增能”的实现。
教研相长,张教授将自己长期以来在“赋权增能”型外语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凝练成了一项项丰硕的研究成果,并成功获得教育部虚拟教研室立项,将实践与研究成果推广至60余个共建团队(基地),以及140余个虚拟教研室团队,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也获邀加入虚拟教研室团队。张教授对未来加强与外国语学院的课程共建共享方案、合作交流方式作出了具体建议。张教授还与参会教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
学院负责人在总结中对张文忠教授及其团队在“赋权增能”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通过虚拟教研室的课程共建,有利于深化外语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专业与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做“赋权增能”型教师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大家对双方后续的合作充满了期待。
据悉,为热烈庆祝90周校庆和80周年院庆,外国语学院安排了系列学术活动,邀请知名校友和知名学者开设学术讲座,活动在全院师生中产生了热烈反响。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