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当代广西】刊发我校教师理论文章《“四育工程”培育知华友华人才》



来源:新闻网 作者: 日期:2022-07-18 点击:267

7月18日,《当代广西》2022年第14期刊发我校教师理论文章《“四育工程”培育知华友华人才》。


文章从“改革课程育人,让思想育人有高度”“坚持管理服务育人,让服务育人有温度”“创新活动育人,让组织引领有广度”“依托平台育人,让合作育人有深度”四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我校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坚持“融中外、兼知行,培育知华友华的文化交流使者”理念,在国际学生培育中创新实施课程育人、管理服务育人、活动育人、平台育人“四育工程”,效果良好。


现将文章转载分享。


“四育工程”培育知华友华人才


作者:刘月娥 孙中会 刘俊清


如何让国际学生听懂中国故事、学习中国故事,是我国高校培养国际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坚持“融中外、兼知行,培育知华友华的文化交流使者”理念,在国际学生培育中创新实施课程育人、管理服务育人、活动育人、平台育人“四育工程”,效果良好。近5年来,学院共培养了2005名国际学生,其中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占76.6%,其他国家占23.4%。


改革课程育人,让思想育人有高度。国际学生了解中国、理解中国,就要结合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地理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伟大创造,进而从根本上促进友华心态的形成。为此,学院从课程体系内容布局和实践性课程建设两个维度来推动课程育人的教学改革。在课程体系内容布局中,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教育功能,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实现教育理念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目前,已建设包括中国概况、旅游、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热点讨论、中国历史、当代中国经济、中国人文地理、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等五大系列21门特色课程,全方位解读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加强国际学生对中国国情、中华文化的了解。与此同时,以实践性课程增强国际学生对中国发展的理解,如通过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调研乡村振兴,让他们亲身体会和感知中国乡村脱贫后的喜人变化。


坚持管理服务育人,让服务育人有温度。通过管理服务信息化、人本化、规范化,构建起一整套中外学生互帮互助和促进国际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体制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国际学生对中国的认同感。2020年以来,学院积极开发国际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桂林高校外国学生服务两大平台,完成了与学信网、学位网、全国来华留学信息管理平台等多个平台的无缝对接,实现国际学生背景材料审核、报到注册、课堂考勤、签证等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共享,在全国较早实现对国际学生进行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与此同时,关注关心来华国际学生的学习生活,从机场、车站接站到入学报到、入住宿舍,再到办理银行卡、饭卡,为新生提供“一站式”精准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坚持“快、准、实、严”的要求,将防控时间、措施、管理和服务工作靠前,让国际学生体验到在异国他乡求学的温暖。


创新活动育人,让组织引领有广度。拓展培育知华友华人才的广度和深度,创新举办国际学生家长大会、国际学生社团活动、国际文化节以及各类赛事,努力将活动育人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领域和角落。自2007年起,学院每年6月邀请毕业学生家长到校参加国际学生家长大会暨毕业典礼,共同体验中国大学校园生活,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高校,让跨国家庭共享中国文化的温暖。近10年间,学院每年都会举办国际文化节及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家迎新年庆祝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国际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赛事和活动,让他们在相互的文化交流中体验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2020年,越南籍学生段芳花的《离梦想更近——我与唐诗的美丽邂逅》获得来华留学生征文暨短视频大赛一等奖,越南籍学生武氏明庄在第二届中华经典朗诵大赛“诵读中国”经典朗读大赛中获二等奖。


依托平台育人,让合作育人有深度。依托育人平台,在对外交流合作中加强知华友华人才的培育。将广西师范大学海外三所孔子学院、越南学校纪念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等进行纵横两个维度的整合融合,共同做好国际学生育人工作。如将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印度尼西亚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和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以点带面”“跨国传播”的良好作用。同时,将越南学校纪念馆和越南研究院作为对越知华友华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如充分利用2010年5月建成的越南学校纪念馆,全面、系统展示20世纪50至70年代越南学子在桂林学习、生活等场景,接待包括越南领导人在内的中外参观者数万人次,赢得中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此外,充分发挥学校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和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作用。通过举办海外华校校董研习班、华文教师证书班、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冬)令营等活动,开发海外华文教育教材,开展东盟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的理论研究,华文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分别系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广西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链接:

https://www.ddgx.cn/show/57764/u0s221989792p221982975a1.html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